王欢欢:中秋节你吃螃蟹了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螃蟹呀,咱们能相伴一生吗?可惜我没在你的产地做官,不能花大钱好好吃你,哎呀螃蟹啊,我真对不起你!


中国人吃淡水螃蟹的嗜好,是从魏晋时期兴起的,之前也吃,但多是海蟹。魏晋时候,不知是不是醉醺醺的风流名士多了,海蟹不够下酒,于是河蟹便顶上来成了锅中美味。原本在此之前的古书上,还时不时要记录稻田里发的螃蟹大灾,魏晋后便看不到这种记录了,大家哪有螃蟹吃哪里,农人们再也不用担心螃蟹灾。

《世说新语》第二十三篇叫“任诞”,专讲东晋名士们任性放诞的举止,说是放诞,其实十篇里八篇都在说酒鬼,东晋有个好酒的官员叫毕卓,也被写在书里,他的名言是“一手持蟹鳌,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意思是一只手拿着蟹鳌,一只手拿着酒杯,在酒池里游泳,一生便足以了结。这奇异的泳姿实在太欢乐,后来就出了个成语,叫毕卓持螯。

从魏晋到唐朝,吃螃蟹都讲究吃大螯,比如李白就写过“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蟹黄好吃的道理到五代时的后汉才有人懂。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小儿子刘成勋外号黄大,因为他吃蟹专吃蟹黄,别人告诉他蟹螯最好,他就说了:“十万白八敌一箇黄大不得。”白八就是蟹的八条腿,“箇”就是“个”,意思是十万蟹腿比不上一个蟹黄。

黄大的典故出自宋朝初年的《清异录》。作者陶谷,是历任过后晋、后汉、后周官职,又在宋初做过礼部、刑部、户部尚书的官场老油条。这个人才华很高,可惜品行一般,后人评价多说他不讲义气,好色虚伪,好在他的书比人靠谱,《清异录》以词条的形式记录了五代末到北宋初的新物新名,又在词条解释中写明了它们的来历典故。这些词条后来有一半被选进了《汉语大词典》,“黄大”一词被收入第十二卷,专指蟹黄。


同样书比人出名的还有南宋的林洪,这是一位爱写诗的进士,有三首诗被选进《千家诗》,而他的传世名作其实是一本记录当时家常菜的菜谱,名叫《山家清供》。书里菜名美得很,什么碧涧羹、蟠桃饭、冰壶珍、黄金鸡……其中有道如今也很著名的螃蟹菜,就是“蟹酿橙”——橙子截顶去瓤,把蟹肉蟹膏合着橙汁、酒、醋塞进橙子壳里蒸,与现在的做法几乎一模一样。

宋朝有橙子味螃蟹,隋唐还有甜口螃蟹,《清异录》记载过吴中地区给隋炀帝进贡的糖蟹。《齐民要术》则详细讲过——唐代之前保存螃蟹会特别用蜜糖泡一晚,以增加美味,不过那时还没有白砂糖,糖渍用的是蜂蜜或稀糖,甜味估计就和蜜制鸡翅差不多。唐之后,糟腌蟹不再放糖了,宋朝流行的螃蟹吃法是“洗手蟹”。即生蟹剁碎炒熟,和着草果、茴香、花椒末、葱、盐、醋等一大堆佐料凉拌好放着,洗了手就能吃,听起来像毛豆花生似的零食。

宋朝可能是中国古代人对生活最有耐心、最有热情、也最不吝功夫的时代,这一点在喝茶吃饭方面尤其明显。宋朝人喝的是制作工序繁琐的茶团,我们现在喝的茶叶则是明朝朱元璋为了省钱才推行的。说回螃蟹也同样,各种花团锦簇、费工费料的功夫菜,在宋以后逐渐被崇尚简单原味的一招鲜所取代,这一招鲜就是——白蟹沾姜醋。


元末明处的大画家倪瓒隐居太湖云林堂时,写了本《云林堂饮食制度集》,集子里含主食有五十多道菜,前五道有三道是螃蟹,其中就有水煮螃蟹沾酱醋。比他晚一个朝代的大戏剧家李渔,则更是认定吃河螃蟹必须清蒸。他在《闲情偶寄》里专门说——哼!那些熬汤的,清炖的,特别是剁开了螃蟹油盐烹炸的,一定是嫉妒螃蟹的美貌和美味!

李渔是公认的最爱吃螃蟹的人之一,据说每年螃蟹上市前他就存好一笔钱,以便一顿二三十只、一顿不落的吃到螃蟹下市,再把剩下的螃蟹像囤白菜似的的腌好囤在坛子里,吃到来年有新蟹。在《闲情偶寄》里,李渔写螃蟹的篇章唠唠叨叨,特别肉麻,简直是一封给螃蟹的情书。其中有一段的大意是——螃蟹呀,咱们能相伴一生吗?可惜我没在你的产地做官,不能花大钱好好吃你,我只能用口袋里的小钱来买你,就算一天买你一百筐,我还得请别人吃,还得分给五十口子家人,我单独吃到你的又能有多少啊。哎呀螃蟹啊,我真对不起你!

哎呦喂,螃蟹要是听了,一定会感动得瑟瑟发抖吧。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