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河蟹精养高产养殖技术介绍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东北地区河蟹养殖产量一直处于极低的状态,究其原因是东北地区特殊的气候、养殖技术落后以及苗种等原因。笔者针对东北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将江苏地区成功的养殖技术加以改进,获得适合东北地区的高产养殖模式。

1、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长方形,东西向,长宽比为4:1,日照时间长、受风面积大,操作管理方便; 坡度平缓,坡比为 1∶3,土质为粘土,池中设有滩地(占池塘面积的 1/3),环境安静,供河蟹在上面栖息觅食;水质清新,水深面阔,水量充足,饵源充沛,无污染,排灌方便。


2、防逃设施

河蟹攀爬十分迅速,有很强的逃逸能力。因此在池塘四周塘埂内侧,用高60cm(埋入土下10cm,上部高出50cm,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每隔 100cm竖一根立柱将其固定)的白铁皮作为防逃墙,以防逃逸。另在塘埂外侧,用高150cm的聚乙烯网片包围池塘四周。

3、清塘消毒

冬天干塘后清除塘内杂草和池底淤泥,加固塘埂。暴晒 15~20天后, 150~200kg/亩生石灰加水调配成溶液后全池泼洒。生石灰清塘不仅能杀灭水中有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而且能改善池底土质和增加水中的钙含量,促进河蟹的生长发育。早春进水时还要在进行一次消毒,杀灭池底细菌。

4、注水施肥

放苗前7~10天注水50cm,然后施肥培育饵料生物,一般施复合肥50kg/亩、碳铵50kg/亩;有农家肥的最好施有机肥,施有机肥1000~2000kg/亩,一次施足(农家肥肥效慢,肥效长,对河蟹的生长无影响)。

5、栽植水草

东北地区冬天天气好冷,无法种植水草,只能在早春种植,一般水温在10℃就可以种植。东北地区可以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浮萍等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同时也是河蟹的隐蔽场所。 通常水草的覆盖面积为40%~70%。栽植水草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水草可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类净化水质,并且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解氧。

6、投放螺类

4月中下旬投放螺类200~250kg/亩,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7月份再补投一次螺类,投放量为 100kg/亩左右。螺价格较低, 来源广泛, 活螺肉味鲜美, 是河蟹喜食的天然饲料。在河蟹养殖池塘中适时适量投放螺让其自然繁殖,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从而达到生态高效养殖之目的。

7、蟹种放养

(1) 蟹种质量要求:规格整齐、体表鲜亮、体质健壮、附肢齐全、爬行敏捷、无伤无病、无附着物。

(2) 蟹种消毒:放养前将蟹种放入3%~4%的食盐水中(不含碘)浸洗消毒3~5分钟。

(3) 规格、密度、时间:放养规格为50~100只/kg;放养密度控制在500~600 只 /亩;放养时间一般掌握在2月底或3月初,也可选择在前一年冬季放养。

(4) 放养方法:在养殖池塘内,预设养殖小区,其面积为大塘的 1/5,将蟹种放入其内强化培育,待大塘的水草长至占整个塘面 50%时、螺类已繁殖一定数量后再放入大塘饲养。蟹种放养时水位控制在50cm,选择天气晴暖、水温较高时放养,带水操作,动作轻快, 以保证成活率。

8、饵料投喂

河蟹属杂食性,常用的植物性饵料有水草、小麦、玉米、豆饼、麸皮等;动物性饵料有螺、蚬、蚌、鱼、虾等;除天然和人工单一饵料外,还有全价配合饵料。饵料的投喂应做到科学合理。养殖过程中,应根据河蟹不同阶段营养和对饵料大小的要求进行科学投喂,主要投喂全价配合料。日投饵量控制在2%~5%。从4月下旬至6月中旬,投饵时间逐步从早晨7点过渡到早晨的6点,早晨投饵量控制在全天的 30%,下午占 70%。4-5月,河蟹生活在养殖小区内,摄食水草和螺的范围小,量也少,投饵量一定要足。6-7月,水草基本长满整个塘面, 螺也已繁殖到一定数量,可将河蟹放入大塘内养殖,同时适当控制配合料的投喂。7-8 月高温季节,为河蟹增加一些动物性饵料。具体的投饵量以投饵后 1~2h内吃完为佳。

9、水质管理

河蟹对水环境的质量要求较高,水质清新有利于河蟹的生长、蜕壳,也可增加河蟹的鲜美度。如果池塘是酸性水质,不利于河蟹对钙质的吸收,不利于蜕壳。因此,在整个河蟹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进行合理调控。

(1) 水质调控: 为使水质保持 “新、 活、 嫩、 爽” ,蟹塘水质溶氧达到 5mg/L,透明度 40cm 以上, pH值 7.5 左右, 具体做法为 5~7天 换水一次, 换水量为全池的 1/4 左右; 高温季节 2~3天 注水一次, 特别是在河蟹蜕壳期, 要勤注水, 以促进河蟹正常蜕壳生长; 也可采用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吸收水中和水底有毒物质硫化氢、 铵盐等;使用底质改良剂,改善池底淤泥,分解淤泥中的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 以提高溶氧,稳定pH值,增加河蟹机体免疫力。

(2) 水位调控:水位的调控可根据水温确定。通常按照 “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 分三个阶段进行水位调控。4~5 月水深掌握在 50~60cm, 6~8 月控制在 120~150cm (高温季节适当加深水位),9~10月稳定在100~120cm。

(3) 水体增氧:如遇闷热天气、大雾天气及雨水过后,要及时使用微孔增氧,增加水体溶氧,具体要求溶氧保持在 4.5~5.0mg/L,以满足河蟹健康快速生长的需求。

10、蜕壳期管理

河蟹蜕壳是其生理固有特性,是河蟹生长、发育、变态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说在河蟹的生命周期中,其蜕壳的次数越多,生长增重速度就越快。河蟹蜕壳是一个“脱胎换骨” 的过程。体质健壮的河蟹5~10分即可完成,体质弱的则需1h 左右蜕壳时的河蟹是最虚弱的时候,也是受病菌、敌害乃至同类侵袭的最危险期,所以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注意掌握河蟹的蜕壳规律,在河蟹蜕壳前1周, 最好采取换水消毒措施,确保河蟹顺利蜕壳。值得注意的是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河蟹蜕壳次数相应增多生长速度相应加快。

11、病害防治

河蟹在天然环境中抗病能力较强,但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因放养密度大,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加之饲养管理方法的缺陷,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病害发生。河蟹的病害防治,主要通过药物预防与治疗的措施加以控制。一般每隔 15~ 20天,用生石灰10~15kg/亩加水调配成溶液后全池泼洒一次,既起到消毒防病作用,又能补充河蟹生长所需的钙质。定期在饲料中加入中草药、光合细菌、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等药物,制成药饵投喂,以增强河蟹体质,提高河蟹肌体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12、敌害防治

(1) 老鼠:蟹池中河蟹密度大,腥味重,常常招来水老鼠残害河蟹,特别是正在蜕壳的河蟹。 清除杀灭的方法是用鼠夹、 鼠笼捕猎清除。

(2) 青蛙:青蛙是养蟹的大敌,清除杀灭的方法是清除蛙卵、蝌蚪,并要严防青蛙进入河蟹养殖塘内,一经发现,夜间用灯光及时捕杀干净。

(3) 水鸟:一些水鸟如鹭鸶、翠鸟等常常啄食河蟹,蜕壳后的软壳蟹最易受其攻击而死亡。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塘埂四周做一些彩条和草人进行恐吓驱赶。

13、河蟹捕捞

(1) 捕捞时间: 当性腺成熟的河蟹比例占河蟹80%时开始捕捞,一般在9月下或10月上旬开始捕捞为佳。

(2) 捕捞方法:一是在池塘内设置地笼、蟹笼等工具进行捕捉,这也是被养殖户普遍采用的捕蟹方法;二是采用白天加水晚间排水,利用河蟹生殖洄游的习性,在出水口设网捕捉;三是将池水排放后,利用河蟹夜晚上岸爬行的习性,待河蟹爬至防逃墙(网)边时,采用人工徒手捕捉。

注意事项

在池塘进行大规格河蟹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精心培育好蟹苗,为大规格河蟹养殖提供足够的优质蟹种(50~100只/kg);二是培植水草,为河蟹提供充足的植物性饵料和栖息场所;三是投放螺类, 让其自然繁殖,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河蟹品质;四是坚持高投入高产出理念,以投喂配合料为主;五是调控好水质,正确使用微孔增氧,为河蟹提供健康快速生长的良好环境;六是加强病害防治工作,做到勤消毒,勤杀虫。


作者:武汉华扬盘锦地区技术服务员  韩超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