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不佳的三家店,为什么只有这家小龙虾馆活下来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小龙虾一年比一年火,但是今年的形势却让很多小龙虾馆很难过。虾价的飙升,供货不足,使得很多小龙虾店面临困境。小龙虾馆还能做吗?



案例:江味龙虾馆

品类:小龙虾+湖南菜;

创立时间:2016年4月,创立于深圳市南山区;

现有门店数量:2家;

门店类型:街店;

客单价:95-120。


△小龙虾馆门口排队的人群

01

初创门店,不理想的选址


江味龙虾馆最初的选址,既没有在餐饮集中的南山大道上,也不在人流动线的节点,而且开业时门口还在修地铁。这种位置的门店,很难靠线下流量撑起营业额,引流和复购是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不然的话,就跟它两边的餐厅一样——左边的椰子鸡火锅平淡支撑,右边的蒸汽海鲜关店撤场(现在被并入江味龙虾馆)。一条100米长的街道,三个截然不同的风口品类,三种经营,三个现状,值得思考。


02

做小龙虾,同根同源的选品


小龙虾的先天缺陷就是其单一性:一个是场景单一,只能满足宵夜场景而满足不了正餐场景,说白了就是“吃不饱”;另一个是品类单一,反季节代替品类不好找,旺季遇到今年这种货源地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风险较大。



但是选择烤鱼做冬天的主角,笔者认为并不算一个最优选择,无法突出整个品牌的差异化。反季节经营,这个“历史”难题,还有待我们各地小龙虾经营者们去解决。


△产品结构


初期菜单


近期菜单


03

思维转变,以体验为中心抓细节


江味龙虾馆对空间并没有太多的投入,对比现在普遍高逼格的门店设计,无疑还透着一股“土土”的怀旧风。不过笔者认为,以夜宵为主的消费场景,更多是作为“释放性”的空间。


主题可以更鲜明,场景可以更有联想性,恰恰也不适合做得过于精细。那除了做好产品之外,还要发力在哪里呢?


江味龙虾馆出品的稳定性一直保持的不错,但是其对细节的把握,笔者认为是一个亮点,这也是很多小龙虾餐厅没有做到的环节。以下罗列一些:


  • 1、牛皮纸成为桌布每张桌子上用多层牛皮纸桌布(隔油污,质感亲和),另外垃圾桶的垃圾袋也是多层垃圾袋嵌套(随时更换),这样方便服务员迅速收台、翻台,减少油污影响;


  • 2、菜单放置桌布下顾客自取自点,减少服务环节;


  • 3、茶缸里插上吸管解决戴手套时不方便喝水,不戴手套时又再次弄脏手的问题;


  • 4、每桌必配手套盒不仅手套的质量好、数量多,还按抽纸的方式折叠好,方便顾客自行取用,减少服务环节;


  • 5、烧烤出品油纸包裹如果点的是烧烤产品,会用油纸覆盖,做到保洁感的同时,保温且可吸油;


  • 6、可单独提供虾汁即使没点某口味的虾,仍可单独索要,配合清水面食用,满足不同口味需求;


  • 7、重视隔绝油污提供围兜、装包框、手机套等等。


这些小细节看上去微不足道,但笔者认为很有价值。


第一,它内含了一个核心逻辑:将用餐流程与服务流程拆解和优化。




第二,它提供了同业标准以上的新价值。


这个“同业标准”是笔者最近走访许多品牌后的感悟。通过背后的了解,他们往往都做到了比同品类行业标准以上的价值输出(如食材、产品的标准;流程、效率的标准;设计、体验的标准;品牌打造的标准……)。这种提升往往是综合性的,显著差异化的,而核心还是回到第一点,因为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


04

引客不难,难的是留客


很多餐饮创业者都有一个想法,即通过引流,实现将餐饮品牌做爆,认为这就是营销实现的目的,而忽略了引客的前提是有留客能力。只有当有了足够的内功后,营销才会变成一种简单有效的工具。


像前文所提及的那样,江味龙虾虽然产品得到一定的认可,但选址也让它不得不通过新媒体的渠道,来购买线上流量。但是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让随机流量转化为自己的粉丝?


而江味龙虾馆的做法是深入运营大众点评网,同时经营好微信公众号与粉丝群,大众点评网在于对消费者的推荐性,微信公众号进行官方信息告知与便利信息发放,粉丝群进行互动与收集意见反馈,做好维护。




结语


小龙虾这个街头品类,近几年一直都是行业的焦点,也引来众多的新参与者,,似乎都有自己玩法。如何能在日趋饱和、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存活下来?怎样先解决问题,再建立优势?希望通过这个小案例,带来大家一些新的思考。

摘自红餐网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