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关注 | 今日春分,24节气做成24道菜,一道菜代表着一个节气,看着就垂涎欲滴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一家•虹桥万博花园微信公众平台为您免费提供原创文章的展示,也欢迎您分享内容给本社区邻居。您的原创稿请投递至邮箱2136984941@qq.com,邮件标题为:称呼+文章标题+手机号。您的分享荐稿可在本公号使用指南——我的留言中以链接形式推荐。


今日0时15分,迎来春分节气。


春分的分是指九十天之春分为两半,自此进入春和日丽、万红千翠争媚时节。此时,阳在正东,阴在正西,由此昼夜平分,冷热均衡,为一年中最好气候。



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农谚有云: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那么,就从今天起,让我们更加阳光地面对生活,告别感伤,不负春光。



关于春分,你应该知道的

春分由来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的日子。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三候


玄鸟至:春分之日,“玄鸟至”,“玄鸟”即“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子,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燕来还识旧巢泥”。


雷乃发生:春分后五日,“雷乃发生”,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也是春分后出地发声,秋分后入地无声。


始电:再五日,“始电”,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潇潇,已是落花知多少了。


春分词



人行花坞(wù)。衣沾香雾。有新词、逢春分付。屡欲传情,奈燕子、不曾飞去。倚珠帘、咏郎秀句。 相思一度。浓愁一度。最难忘、遮灯私语。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wǔ)。指春衫、泪曾溅处。

——史达祖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欧阳修



春分民俗


吃春菜




“春菜”,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为“春碧蒿”,与鱼片“滚汤”,名“春汤”。“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




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粘雀嘴




家家吃汤圆,还煮些不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嘴,以防雀子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




春分当天放风筝,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二三尺。


春分养生


饮食篇:忌热寒,求中和


 

春分时节,饮食方面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可适当多吃黄豆芽、芹菜、小葱、莴笋等。


作息篇:睡眠足,勤锻炼


 

保证充足睡眠,作息规律;多食含维生素B族食物,可驱“春困”,如大豆、花生、火腿、黑米等;饭量不宜过饱。

 

“春困”不能单纯依靠多睡觉来解决,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促进或改善机体血液循环。


保健篇:慎春捂,多梳头



 

不少人懂得春捂秋冻,但春分后,是否应该春捂就得看天气了。人们要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减衣服。此时头部要少捂,春分后阳气上升,多用梳子或手指梳头,有助于梳理阳经,利于阳气升发。


24节气做成24道菜,看着就垂涎欲滴

你肯定看过很多关于24节气的演绎,比如有人拍出很好看的照片,有人拍出很好看的视频,有人设计出很好看的图案,有人写出很好看的书…

但是,有一个结果肯定是你没见过的!把24节气做成24道菜!



24节气菜用了一种别人从来没用过的方法,翻遍了跟节气相关的资料和各个地区的民俗,并针对不同地域的人群进行采访,用不同的视角,把我们饭桌上那些与节气紧密相连、又祖辈相传的传家菜整理成辑...

话不多说,先上菜!


立春盘

立春吃春盘也叫“咬春”,是立春时人们迎接春天的方式,就算你没吃过春盘,那么春饼、春卷肯定吃过吧,没错,用薄饼皮卷起五颜六色的青菜和酱料然后一起送进嘴里的味儿太熟悉啦。



雨水罐

雨水天气濡湿、阴晴不定,以前人们在这个时候做罐罐肉孝顺长辈,没想到罐罐肉从此流传开来,成为一道流行的时节美味,那些炖在罐子里的肉香,一不小心就飘满巷子。



惊蛰卷

驴打滚是惊蛰时节必吃的小吃之一,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春分菜

春分时节,野生春菜长势凶猛,祖先们于是开发出“春分吃春菜”的传统,把鲜嫩的春菜夹到沸腾的鱼片汤里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涮两遍,起来、吹口气、把筷子伸进嘴里,春分时节的美味也跟着溜进喉咙。



清明团

用草头汁做成的青团,是清明时节最流行味道,即使有些地方做法和叫法(糯米团子、糍粑)都不一样,但这些软糯的糕团食物味道都一样好吃,一样叫人想家。



谷雨茶

在产茶地区,茶已经成为“饭菜”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把它当做“传家味道”归纳进来,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谷雨茶都是许多人心里等同于故乡味道的精神食粮。



立夏饭

吃一碗用笋丁、豌豆、蚕豆、鲜肉、香菇一起炒出来的立夏饭,是开启夏日模式的一个小小仪式,吃立夏饭的传统,据说是对立夏时节田野里各种丰盛收获的回馈,用美味报答丰收的传统,一直深入人心。



小满菜

小满是开春来的第一个真正“农忙季”,人们把小满时吃苦苦菜的习俗赋予了“先苦后甘”的含义。当我们想起小时候把饭菜送到田埂上,喊爸爸妈妈吃饭的情景,就觉得格外幸福,饭菜也格外好吃。



芒种梅

若要找一个味道代表芒种,梅子必定最合适。芒种的梅子或许还有些青涩,但吃法反而比熟透的梅子有更多花样,煮梅子、腌脆梅、酿梅酒......在炎炎夏日,谁的记忆里没有一棵梅子树!



夏至面

夏至的面,需要用刚刚从田野里收割的小麦来做,在经过愉快的揉捏和拉扯后,无论做成汤面、凉面还是拌面,都有让人吃到碗底朝天的魔力。



小暑藕

清凉的荷塘,为我们长出水灵灵的藕,顺便帮我们养成小暑时节一定要吃藕的好习惯,这道从水塘淤泥里长出来的鲜活美味,总是在小暑天来到我们的饭桌上。



大暑汤

大暑之前,是热气滚滚的小暑;大暑之后,是清清爽爽的立秋。节气之交,我们的饭桌既不能太清淡,也不能太荤腥,所以有喝汤“温补”的传统。说到喝汤~~为什么我们又开始怀念妈妈的美味厨房了呢。



立秋肉

先是有一位不知名的老祖宗发明了“立秋贴秋膘”的传统,后来又有一位知名的老祖宗发明了一道叫做东坡肉的菜,还告诉我们应该在立秋时节吃,所以,立秋吃肉进补这种美好的传统,当然不能丢。



处暑鱼

处暑时节,洋流为海岸线上的人们带来丰盛的海洋大餐,于是“鱼”理所当然成为处暑节气的传家大餐,而在这时,放养在水田里的稻花鱼,也快上桌了呢。



白露酒

古人挑白露时节酿酒,不仅天气适合发酵,还能从清晨的芭蕉叶子上收集酿酒用的夜露,连同枝头摘下的桂花也可以一起封入酒坛子里酿桂花酒。古人的有情有趣,无意间给我们留下一个酒香四溢的节气。



秋分蟹

秋风起,蟹脚痒。到了秋分时节,再不去捕,肥美膏黄的螃蟹都快爬上饭桌了,无论是大快朵颐式的吃,还是拿着蟹八件一步步拆解细嚼慢咽,秋分的蟹,把这个季节变得更加美味。



寒露酥

因为有核桃/枣子/莲子/板栗/芝麻等好果好实一起成熟上市,寒露时的酥饼比其他时段似乎要好吃一些,每当这时,家里不备一些柔软、松脆的酥饼,日子总过得仿佛意犹未尽。



霜降柿

在大部分果子已经圆满收场的霜降时节,家门口那颗高大的柿子树上,鲜红的柿子还在枝头倔强的等待一场寒霜,一场让我们格外怀念的家乡味道。



立冬饺

迎接冬天最好的方式,是挥舞着擀面杖,和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包饺子,然后,围着饭桌吵吵闹闹的说着家常。立冬吃饺子的传统由来已久,久到似乎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



小雪煲

天越来越冷,我们的饭桌也越来越热闹,小雪时节,饭桌上一定不能缺少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羊肉煲,混合着香叶、八角、桂皮、枸杞和料酒的汤汁拌饭,去到哪里都念念不忘。



大雪炉

小时候,每当雪越下越大,爸爸妈妈总是能准确的在杂物堆里,把那个积满灰尘的铜炉子翻出来,随便一擦又是明亮如初,清汤锅底、麻辣锅底和满满一桌子菜,都快要把窗外的雪融化了。



冬至圆

长辈们说,冬至的汤圆,吃一碗,大一岁,所以小时候的我们,唯恐比别人家孩子长得慢,于是拼命吃,把这种甜甜糯糯的味道吃进骨子里。



小寒粥

南瓜粥、红薯粥、桂圆粥、腊八粥,寒冬的热粥一直是格外暖心的存在,总是让人不禁想起天寒地冻时窝在家里懒懒度日的那些时光。



大寒宴

每年这个时候,该放假的放假了,该回家的回家了,该团聚的团聚了。人到齐,菜就上桌。大寒是家里厨房和餐桌最忙碌的时候,糖果盒是满的,饭桌上的菜拥拥挤挤,心里的快乐也是满的。



这些节气化成的菜肴,有没有激发到你们的食欲呢?在相应的节气里吃上象征意义的佳肴,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放在心中,对未来也充满的动力!


本文参阅于今日头条,深致感谢!


谢谢阅读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