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这个病让很多江苏河蟹养殖户吃了亏,高温期发病尤其多,怎么防?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作者:利洋水产 刘永志


2017年河蟹整体发病情况明显比往年严重,具有发病率高、覆盖面广、死亡量大、治疗困难等特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颤抖病,即螺原体感染。河蟹颤抖病又叫河蟹抖抖病、河蟹环爪病、中华绒螯蟹小核糖核酸病毒病等,发病的河蟹表现为附肢颤抖、无力、不能翻身、吃料减少等症状,下面对此病的基本情况做一下总结。

图1  感染螺原体的河蟹

河蟹螺原体感染全年发病时间较长,今年利洋公司研究所一室第一次检测出螺原体是5月22日,发病池塘水温27℃,水化学指标正常,氧气饱和度140%,池塘水质情况较好,在苏州吴中区和扬州宝应地区都有检出,死亡量为1只/亩左右。从五月下旬开始,每个河蟹养殖区都陆续检测出螺原体感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七月下旬高温结束之前,但这段时间内河蟹发病整体死亡量不大,没有呈暴发趋势。

今年8月初到9月中旬河蟹螺原体感染较严重,大多数发病池塘每天死亡3-5只/亩,发病严重的池塘每天死亡10只/亩以上,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经过调查发现,发病池塘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1、池塘底层溶解氧长期较低,特别是高温天气,底层溶解氧都在1-2mg/L左右,严重低于河蟹正常需要的溶氧含量。

2、水草较多且水草大量腐烂,河蟹严重缺氧浮头、爬边以后开始大量发病。

3、池塘使用过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比如杀蓝藻之后,池塘发病率普遍较高,而且难以治疗。

4、养殖前期清塘不彻底或者没办法清塘的地区,发病率也较高。

图2  发病池塘溶氧低

图3  水草腐烂

河蟹养殖中,如何预防及如何防止传染此病呢?结合生产中具体的处理案例,下面给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1、彻底清塘,选择优质蟹苗是基础。养殖一年后,发病池塘里的蟹、小龙虾等都是携带病原体的,必须杀灭这些传染源,防止传染;另外,优质的蟹苗抵抗力强,能够减少发病。

2、缺氧以及长期低氧是发病诱因,今年这个现象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有条件的池塘必须安装增氧机,同时保障良好的进排水条件,这些在养殖前期就应该准备好。

3、伊乐藻在高温期的腐烂对很多池塘影响非常大,从缺氧死蟹到后期持续发病都和伊乐藻腐烂有关,所以高温期之前对伊乐藻的割草、打头,及时捞出环沟中的伊乐藻十分关键;同时,池塘中伊乐藻不能过多,建议在进入高温期之前伊乐藻所占池塘面积不多于三分之一。

4、减少没必要的杀虫、杀蓝藻等刺激性大的药物使用,这些药物使用后水体透明度可能会暂时性的提高,但给池塘后续管理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今年通过跟踪一些河蟹螺原体感染的病例发现,即使河蟹检测出螺原体感染,如果池塘环境良好,水质正常,死亡量也并不大,能够控制在每天1只/亩以下;发病严重,死亡量大的病例都是环境不好或者处理不当的池塘。所以,防治此病的核心还得从河蟹体质和池塘环境入手,从根本上减少此病的发生。


高温养殖要警惕河蟹抖抖病的发生


河蟹“抖抖病”始见于1994年的池塘养殖,很少量的成蟹出现此病症。1995年以后病情迅速蔓延,导致河蟹养殖成活率逐年下降,许多塘口甚至绝产绝收,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爆发尤为严重。


病症:病蟹体瘦、壳软,活力差,腹部及附肢指节、掌节有红色水锈、不能正常蜕壳或蜕壳后不久便死;临死前活动呆滞,附肢僵硬并不停地痉挛(这是“抖抖病”这一俗称的由来),易并发黑鳃病和聚缩虫病。解剖病蟹可见肠道水肿、肌肉萎缩、肝脏糜烂等症状。

病因:初步研究表明:“颤抖病”的病原为病毒或气单胞菌。发病时间及特征:7、8、9三个月是“抖抖病”的发病高峰期,高温季节该病表现为亚急性型,引发成批死亡,死亡率可达100% ;在秋冬低温季节,有较长的潜伏期,带病蟹种可以正常越冬,到翌年5月以后才开始陆续死亡。发病原因除与蟹种带病这一内在因素有关以外,与养蟹塘口生态条件的恶化有直接的关系。河沟、湖泊围网养蟹发病明显轻于池塘养蟹;水草多、底质干净的新塘口发病轻于水草、淤泥厚的老塘口;健康的蟹种在有丰富优质水草的的环境下养殖不发病,反之则病害严重,甚至绝收。缺乏优质水草、底质不良是“颤抖病”暴发的主要外部因素。


预防“抖抖病”应从清除病源,营造良好的养殖生态条件着手,主要措施有:


1、清整池塘:利用秋冬空闲季节进行蟹池清淤,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用量分别为每亩200kg和15kg。消毒后抽干池水,晒池1-2个月,以求消灭病原。

2、挑选蟹种:放种时选择硬壳体健、活力好的蟹种,不放附肢僵直、中空、软壳、活力差的带病蟹种。蟹种下塘时最好逐只检查,剔除病蟹。

3、保护、种植水草:在保护好现有优质水草的同时,清除聚草、轮生杂草等低植水草,回地制宜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优质水草,并采取蟹种中间培育、推迟放种时间、降低放养密度等措施,创造水草快速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

4、移植螺狮:螺狮能净化蟹池底质,防止病原滋生,还是河蟹喜食的活饵料,只重4克以上的河蟹即能觅食中等规格的活螺狮。目前,养蟹池普遍缺乏螺狮,必须人工移植。螺狮的投放分2次,清明前后一次(300斤左右),6月份一次(400斤左右),保持螺蛳存塘量。


5、加强饲养管理:需做好水质调控和饲料投喂等工作,做到勤换水、多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饲料投喂要改一天一次为早、晚各一次,不喂腐烂变质饲料,准确把握投饲量,以吃饱吃尽为原则。(来源:南京仕必得水产)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