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内参】小龙虾创业是如何红透中国的 ?(深度分析01)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还有第二段在文章底部有提示哦。


1.海参价格5年跌幅过半,至少已有30%的养殖与加工从业者退出

『值得警惕』


事实上,海参收入的连年下滑,折射出的是整个海参产业的“盛极而衰”——2011年之前,海参产品主打“奢食”概念,在高端消费市场掀起热潮,各大海参养殖加工企业的毛利润和增速最高分别达到66%和64%。但在大肆扩张产能后,海参价格开始急转直下,进而给整个行业带来震荡。



2012年高端消费限制政策及福建、广东地区大批的“北参南养”,使得海参价格一路走低,进而导致育苗、养殖、加工等全产业出现下行。

此前行业一直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现在的下行,就是为前期的无序扩张买单,整个行业都在逐渐去泡沫化。”


文章素材节选自腾氏水产商务网




>

局长点评:局长今天不讲什么产能,什么利润啊,将这些把自己都能绕进去。我在谁二代创业营学到一个东西,叫做第一性原理,就是看底层不变的东西,所以今天就单单讲一个,就是,再好的东西多了也不稀奇了。古语说:物以稀为贵,是有经济学规律的,当产品供给超过了需求,价格怎么可能上的去。 特别是同质化的产品严重,没有特点、没有区别的产品出现的时候只能是宝贝卖到了白菜价。出路嘛,很简单,要么趁早退出赔了就认栽。要么就差异化的路线杀出去。差异化的路线是啥?上次局长也提了,但是局长不准备讲道理,咱讲讲故事,看小龙虾二十年的起起伏伏来找路子。





2.小龙虾创业是如何红透中国的?

『深度分析

选自周密金融


版权: 君临研究团队; 来源: 君临


2016年最热门的创业项目是什么?视频直播和小龙虾。



一个饱眼福,一个满食欲,都是刚需大市场。


最近三年,小龙虾的消费以指数级增长,全国有10万创业者投身其中,2016年第二季度小龙虾专门餐馆数量同比上涨33%,这股浪潮就像小龙虾鲜艳欲滴的颜色一样红透中国。在这份万字长文里,将为你全面解剖小龙虾创业与投资的历史、机会与风险,让你吃的明白,看得过瘾,投资心中有数。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

那些谣传说外国人不吃小龙虾的,请看清楚了,外国人对小龙虾的热爱一点也不逊色于中国人。有图为证:




奥观海同志都在带头推广小龙虾,谣言不攻而破。


当然,美国人的吃法跟我们不一样,他们煮小龙虾时,会选用大汤锅,撒下cajun粉(配料包括辣椒、柠檬、胡椒、芹菜粉、月桂叶、姜粉、芫荽籽、芥末籽、洋葱和盐),然后倒满小龙虾,加上玉米、土豆一起熬煮。


小龙虾煮熟后,控干水,然后全部倾倒在一张长条桌子上,人们围坐着大快朵颐,啤酒、音乐,派对狂欢。可以说,小龙虾之香辣过瘾,环球同此诱惑。




美国人对小龙虾是如此的热爱,1980年代,路易斯安那州的小龙虾产量占全球的90%,也吃掉了全世界大部分的小龙虾。


然后他们开始出口,输出文化,在南欧小龙虾被加入了白葡萄酒和奶油汤汁一起煮,在北欧被辅以洋葱和莳萝,佐以烈酒。小龙虾对食蕾的挑逗,无分国界。


最终,小龙虾来到了中国。


2003年,中国加入世贸,出口加工业开始横扫全球,那一年,全中国小龙虾产量只有不到5万吨,三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10万吨,追上了美国的产量。


现在,你知道中国一年产多少小龙虾吗?60万吨,涨了十倍多,碾压全世界。今天,美国和欧洲市场上,三分之二的小龙虾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

局长点评:注意哈,小龙虾的产量一点儿也不必什么海参、罗非鱼、的产量低,但是小龙虾却为啥能能够活下来,而海参不能。



2.1  小龙虾的工业革命

『可做谈资


都说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只要中国人下定决心去生产一样东西,就将粉碎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诚哉斯言。然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1930年代,小龙虾由日本人引入中国,在南京周边地区逐渐繁衍开来。但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其实一直是被作为宠物的饵料来放养的,并没有什么人喜欢食用。


不喜欢吃的原因也很简单,小龙虾全身都是壳,只有20%是肉,对于那时候穷并且温饱都没有解决的中国人来说,这样古怪的东西实在是鸡肋,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是红烧肉、小肥羊、大盘鸡。


这个时代终究会过去,当人们不再被饥饿困扰,开始追求美味的终极奥义时,中国人在美食上的天赋就开始霸气测漏了。


现在,让我们为你全景式介绍中国小龙虾革命的几位关键人物。


第一位:许建忠




这位盱眙“老许调料店”的老板,是“十三香小龙虾”的发明者,也是中国小龙虾创业的第一人。


1993年的时候,全国吃小龙虾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大家也只会盐水煮。卖调料的老许,第一个爆发出灵感,研发出了独特的“十三香小龙虾”。这个十三香,只是一个泛称,并非是王守义的十三香,但就像是可口可乐的秘方一样,越是独特人们越是好奇,纷纷寻味而来。


2000年,嗅到商机的盱眙县政府,趁势举办了一届“中国龙年盱眙龙虾节”,成功将“盱眙龙虾”的品牌打了出来。作为一个苏北穷县,盱眙没什么工业,如今难得有一个拳头产品,自然大力宣传,到2015年,为吃小龙虾慕名而去盱眙的游客超过300万人次。而许建忠,也被邀请担任了盱眙龙虾协会的副会长,名震乡里。



盱眙龙虾节


第二位:




中国的早期小龙虾竞争史,是江苏盱眙和湖北潜江两个地方交错式的创新较量而不断升级的。盱眙的领先在于口味和营销的创新,而潜江的领先,在于将小龙虾正式带入了工业化时代。


无论是美国还是长三角,小龙虾都是放养的,江南有大闸蟹,江北有小龙虾,田园牧歌式的作业方式,结果就是极其低下的产量。2000年,:按照小龙虾的生活习性,到了炎热夏季,就要钻洞避暑。而在避暑期间,正是种水稻的季节。小龙虾繁育、收获期间,正是农闲季节。小龙虾利用稻田天然饵料生长,更加健康肥美,如此完美的错位,便是如今著名的“虾稻连作模式”。


,使得每亩地的收益可以增加数千元,很快就被周边的农民跟风学去。2006年,省政府把"虾稻连作模式"写进了省政府一号文件,在全省推广。短短4年,全省"虾稻连作"面积突破了300万亩。



虾稻连作就是这个样子


第三位:郑玉林




2003年以前,江苏小龙虾出口连续13年位居中国首位;从2004年开始,湖北小龙虾出口超过了江苏,此后这个出口冠军的头衔一直戴到今天。


决定性的原因,第一是稻虾连作模式的推广,第二是郑玉林。


郑玉林,潜江莱克水产老板。在今天的欧美市场,每3只小龙虾就有2只来自潜江,其中至少有1只是“莱克制造”。郑玉林的成功,在于和新加坡商人陈建达建立了合作关系,而后者垄断了全球80%小龙虾市场的供货渠道。


郑玉林所从事的,其实是中国最典型的代工制造模式,接单、生产、交货,技术很简单,竞争力在于成本,而经由他引进的渠道和需求,又反过来大大的刺激了潜江农民的养虾积极性。


第四位:舒新亚




,靠工匠精神引领了工业革命的风骚,科学家舒新亚就相当于小龙虾界的“法拉第”,以科技指引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洪流。


舒新亚,湖北水产研究所科学家,2005年在莱克水产的资金支持下,开展了一项叫做“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殖技术”的研究。简单说,这项技术就是测试出小龙虾产卵的最佳光照、水温、水位、水质、投喂方案,让小龙虾产卵产卵再产卵,最大限度的提升产量。

2008年,湖北建起全国最大的小龙虾工厂化育苗基地,到今年其年产虾苗已经达到10亿尾,供应全国数十万农民养殖,占领了全球餐桌60%的小龙虾份额。


可以说,我们今天有这么多人能吃上物美价廉的小龙虾,舒新亚功不可没。


第五位:李代军




盱眙有十三香小龙虾,潜江有油焖大虾。油焖大虾的创始人就是李代军。


据《潜江市志》记载,2003年,李代军在江汉油田开设餐馆,以每斤0.2元购买龙虾,将其烹调成油焖大虾,因味道可口,迅速火爆,仅两三年时间潜江市油焖大虾餐馆就发展到2000多家。


据湖北水产局统计,2014年湖北人在餐桌上花费了255亿元吃小龙虾,李代军当记一功。


第六位:陈莉荣



湖北油焖大虾再火,也只是地域美食,将其推向全国的,则是潜江人陈莉荣。


2004年,陈莉荣到北京开餐馆,推出湖北菜油焖大虾,然而开始的时候备受冷遇。后来她发现,这道菜油太多,味太重,虽然受乡里人欢迎,却未必符合城里人胃口。最终她作了一番改良,以精美的紫砂壶为器皿,加入党参、虫草、乌鸡等药草一起熬煮小龙虾,既保留了小龙虾的香辣,又增加了药草的鲜美,一推出就大受欢迎。


据说这道菜为她的餐馆带来了一年1500万的生意,口耳相传,很快就带动起了北京的小龙虾文化。


以上就是小龙虾工业革命里六大关键人物。


他们将美国野外捕捞时代的美食,推向了中国人的餐桌,在口味、技术、产业链上做出了关键性的创新,也由此收获了小龙虾创业的最早一桶金。


但小龙虾这一外来物种在中国的发展,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危机很快袭来。



>

局长点评:在传播中,消息的大范围传播也许是经过几个关键性人物,才流传开来。是小龙虾的里程碑人物。在其他养殖品种中同样有关键性人物。也有很多好玩的故事。 比如说我的师傅芳草药业的张素芳老师,是中国植物鱼药的创始人。2004年全国鱼药地标升国标,张老师想把泼洒水配方贡献出去,结果,专家们没要。她就自己做企标,做成了今天火爆大江南北的泼洒姜。



2.2  小龙虾的谣言四起

『可做吹牛逼用







据北京餐饮业的头牌之一麻辣诱惑的创始人韩东诉苦——

“2006年媒体界突然刮起了“小田螺和小龙虾不干净”的报道风(事后证明是出口企业为打压相关产品进货价格而进行的公关活动),。韩东无奈关店下架田螺等单品,所有门店销量下滑30%。”


事实的真相是怎样呢,是否真的是韩东所言为出口企业的恶性竞争,君临团队在挖掘以往信息时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网上搜索小龙虾的谣言,传播最广的两条,分别是——


1,小龙虾生活在污水里,专吃生活垃圾和粪便,非常恶心。

2,,将克氏螯虾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变成小龙虾,。






>

局长点评:在国内食品安全堪忧,所以任何一个关于食品的谣言都有可能传遍全国。以前是小龙虾,多宝鱼,现在可能就是大闸蟹。有句话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懂的。谣言的传播是有基础的。大部分人是怀着好心被传谣,当然也有部分媒体瞎起哄。大部分的谣言是经不起逻辑思维下的推导的。 话虽如此。 谣言的传播不仅是人容易被误导,而是我们被折腾的太敏感了。 问题也是机遇,能够保证安全的产品,往往就能成爆款。你看为了饮用水更安全,有人去装净水器、为了空气更安全,有人去装空气净化器,也有人宁愿去吃海外进口的鱼。这说明啥,这说明,我们不差钱。我们缺乏安全感,谁能给消费者一个安全感,消费者就愿意买单。就这么简单。




2.3  小龙虾的重生

『重点学习



2013年是小龙虾重生的关键一年,查阅百度指数可以发现,此前搜索指数最高只有3000左右,但在这一年最高跳到了12000,整整是前者的四倍。



搜索最高峰的2013年5月12-18日这一周里,正好是新京报的那篇小龙虾辟谣文章发表时间。从2005年的造谣,到2013年的辟谣,,人们冰封的热情被迅速的激发起来。


今年一线城市平均开业500+(店),二线城市200+(店),三线城市及以下30+(店)。而这个数据,仅仅代表专业龙虾馆的开店数量。许多中餐厅、火锅店、烧烤店甚至星级餐厅也加入了卖小龙虾的队伍。

截止2016年8月,大众点评网上关于小龙虾的总餐馆数高达1.7万家,热门城市分别如下:




小龙虾能够这么红,君临团队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催生的:


第一,是社会背景。


正如前文所言,在追求温饱阶段,人们更向往大鱼大肉大碗饭的生活方式,而随着物质的充盈,人们也将注意力转向了精神层面。这里暗含了三种精神需求:


1,释放快感的需求。



2,仪式的需求


3,社交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的所有精神需求中,社交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当然,这里的社交满足,并非指的不能看手机这么肤浅,真正的重点在于,你如果吃别的食物的话,肉多,很快肚子就塞满了,而话题还没有深入。这是不合时宜的。


小龙虾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的肉含量只有20%左右,几乎是所有实物中最难填饱肚子的,无形中也就拉长了社交的时间,简直可以说是派对最佳美食。你可以观察一下,其他受现代社会欢迎的食品,像螃蟹、鸭脖、凤爪,也全都是这个类型。


第二,是味道的竞争



味道的竞争,同样包含着两个层面。


1,麻辣口味的胜出。


中国美食博大精深,其中最主流的就是“麻辣口味”。据统计,在中国每年3万亿元的餐饮消费市场中,麻辣菜系占了40%的份额,可谓独领风骚。


美食的竞争,说白了就是对舌尖味蕾的争夺过程。在过去的农业时代,农民大都守着一方水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许多人,或许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异乡菜肴。当时代滚滚向前,各种美食互相入侵,一种趋势就慢慢形成了:味道越浓、越重的菜系,越占据了对味蕾争夺的上风。


虽然许多人吃腻了重口味的菜,也会想清淡两天,但两天过后,那种对重口味的欲望很快就会重燃。而麻辣,就是这么一种会让人上瘾的强烈刺激,偏偏小龙虾,又是一种能够跟麻辣水乳交融的美食,无论是味觉还是视觉,都是绝佳之选,这就为它的成功铺上了红地毯。


2,膏的极致香味。


喜欢吃大闸蟹的,都忘不了拆开蟹壳的艰辛过后,吃到一口丰腴鲜美的蟹膏的兴奋。这一点的美味,正是大闸蟹之所以驰名中外的精华。

优质的白腮小龙虾,同样有着这么一种代表着美食精华的膏。虾膏营养丰富,是小龙虾身上最宝贵的地方,一般位于虾头位置。怎么吃虾膏最爽?请看图:



照着图示位置一口咬下去,小龙虾的酱汁混合着鲜美的虾膏,这味道,怎能不让人高潮澎湃!而这种美味,世间唯有大闸蟹可以一拼而已。


第三,是产业链的成熟


如果说,在精神的满足和味道的竞争中,小龙虾和大闸蟹有着异曲同工的美妙,同样达到了极致的层次。那么,在接下来的较量中,大闸蟹终于败下阵来了。


前文中我们说过,盱眙的小龙虾养殖由于采用的是湖养的原始模式,最终被潜江的“虾稻连作”黑科技碾压,以至于潜江的小龙虾占据了全球60%的市场份额,产量数倍于前者。


你看潜江莱克水产的加工车间,多么令人震撼。



这就是工业化的力量,带给小龙虾的直接好处就是,几乎无限量的供给和物美价廉的体验。相对来说,大闸蟹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和盱眙小龙虾一样的湖养模式,使得产量始终无法有效提升,旺季一来价格就翻倍的跳升,最终失去了大众市场。


由于需求的扩张和创业者的不断入局,近几年来,小龙虾的产业链上游仍在不断的革新。


一直以来,小龙虾的季节性(冬天要打洞冬眠)和运输中的损耗(死亡率难以控制),都是困扰产业链的痛点。有痛就有机会。比如某创业团队,就瞄准了运输问题,采用在养殖地建工厂,一条龙清洗、高温烹饪、零下18度速冻锁鲜的方式,实现了无损运输。送到目的地之后,只要经过简单步骤的解冻,烧开汤汁和配料,就可以直接端上餐桌了。


这种像方便面一样的供应链条不断完善,成本和门槛越来越低,将小龙虾产业的繁荣推向了更高的层次,而这些都是其他美食菜式,除了火锅以外所难以达到的。





>

局长点评:一个品种火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局长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产业链的成熟。因为社会环境也好,仪式口味也罢,这些因素对于其他品种是同样的背景。 但是为啥其他品种没有火起来呢?就是因为产业链是否成熟的问题。 再举个例子,大闸蟹的产业链,也在逐渐成熟起来。特别是快递物流的成熟,才让大闸蟹卖到全国成为可能。


还有第二段在水二代创业营,

请关注水二代创业营,

回复 【局长】两个字就可以看到啦。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