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河蟹放苗无小事,提高成活是关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放苗是河蟹养殖的重中之重,有些养殖户发现,一个养殖周期下来并没看到多少河蟹伤亡,但成活率却不高,问题就出在养殖早期阶段。通过近几年对本地区河蟹养殖的跟踪,我们发现放苗初期的成活率是决定河蟹最终养殖成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放苗时应该把握哪几个关键点呢?

苗种

首先苗种的好坏是个关键因素,水质、管理再好,如果苗种有问题,养殖最后可能都以失败而告终。选苗有以下三点注意事项:

1、苗种规格建议在60~80头/斤为宜(自育苗、本地苗60头/斤,外地苗80头/斤),过大的苗免疫力差,成活率低,过小的苗不容易长大,影响规格。

2、苗种质量:选择体色一致、无斑点,无杂苗,体表无挂脏及寄生虫,活力强的苗为宜。


3、本地苗较外地苗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下塘后应激小,成活率高,更容易出大规格。

其次是对放养密度的把握,今年大规格行情较好,但由于放养密度过高(12002000只/亩)、不合理的控制成本以及水草的种类的选择不当带来的管理难度增加等原因,使得螃蟹规格较去年偏小,因此我们想要达到大规格、高产量的目的(规格在3.5两以上,亩产量180斤以上),只需放苗8001000只/亩,保证50%65%的成活率即可,这样还不会增加管理难度,风险也不会过大。

天气

天气对苗种的影响主要是温度的变化对苗种的影响。首先,放苗时不一定要选择晴朗的晴天,而是选择连续几天温度变化小、昼夜温差小的天气放苗,以降低天气对放苗的影响。


其次可以通过加深水位来降低温差对苗种的影响。早期要想池塘生态系统足够稳定,简单做法的就是加深水位,甚至可以是满塘水放苗。


水质

水质对早期苗的成活率至关重要,部分养殖户反应,苗种下塘后前两天,都往岸边爬,这种现象,多数是水质出了问题,那么放苗前如何调控水质,以提高早期成活率呢?合理正确的肥水,可以培养藻类产氧,增加水体生物量,稳定水体环境,进而提高放苗成活率。反之,肥水不当将带来底质水质的恶化,影响放苗成活率。

如何合理正确的肥水?

(1)水深好肥水(80公分以上),水深水温昼夜变化小,藻类生存空间大,容易繁殖,建议水位与坂田齐平(或者采用深水位放苗);

(2)肥水前可以适当的进水,引进外源水中的藻种,就像种庄稼一样,只有田里有了种子,我们适当的下肥,才能长出庄稼。

(3)肥水前使用“碧水安”彻底解毒:去除水体中毒素、清塘药残等抑制藻类菌类生长的有害物质,同时还能补充碳源,促进肥水(使用过农药清塘的需要多次解毒)。


(4)使用肥料时要选择营养全面、全溶解的有机肥(例如:“肥水肽Ⅱ”),营养全面的有机肥培养的藻类种类丰富、不易倒藻、稳定性高,溶解性高可以避免肥料的残渣污染底质水质,以达到肥水无副作用的效果。

目前还存在哪些肥水误区?

(1)使用大包肥、农家肥等肥料肥水。这些肥料水溶性差,易污染底质和水质。蟹苗主要住在底层,底层环境被这些肥料污染之后,放苗成活率会受影响。而且大包肥、农家肥用多了之后,3、4月份温度回升就开始氨氮、亚硝酸盐高,鞭毛藻大量繁殖,而且很容易长浮游动物(沙虫),水还容易浑,所以这些肥料危害大,而且不省钱(底坏、水变后还要花钱改底调水)。

(2)使用化肥肥水。起效快、时效短、培养的主要是小型藻类。此类水体不稳定变化大易发生“气泡病”(青虾红鳃等),天气突变时易倒藻,易引起蟹苗和虾苗缺氧、应激大等问题。此外,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氨氮剧烈升高,引起蟹苗、虾苗氨中毒,影响成活率。

(3)过量施肥。很多养殖户喜欢超几倍的量肥水,往往造成水体变化大,易出现水浓、缺氧等现象,有时候如果池塘的水里缺少藻种,下多少肥都肥不起来,进而出现氨氮、亚硝酸盐超标,这些都严重影响早期苗种成活率。


由此可见适度肥水可以稳水,提高放苗成活率,但是盲目过量的肥水不但不能稳水,还会起反效果。

营养

冬季温度偏低,苗塘过冬停食过早,易缺乏营养。因此蟹苗进塘时补充营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抗应激。整个出苗、运输和下塘过程都是蟹苗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也是应激较大的过程,部分体质稍差的蟹苗就容易损伤。建议蟹苗下塘前23小时全塘外泼增强体质抗应激的营养物质,减缓蟹苗下塘应激带来的损伤。


2、早投喂。早期开口投喂对蟹苗的成活影响大,蟹苗在下塘之后,早一天投喂,蟹苗就早一天恢复体质,长势也好。大部分人认为温度低,河蟹不吃食,也就投喂很少或者不投喂。其实,只要环境稳定,温差小,河蟹在4℃就开始进食。



还是那句话,河蟹放苗无小事,提高成活是关键!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