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龙虾为啥这样火?生产增长赶不上消费疯狂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去年以来,大宗农产品价格跌声一片,纵有近期猪价上涨,那也是猪周期的超跌反弹。然而湖北小龙虾却很奇妙,产量连年增长,价格一路上扬。最近五年,小龙虾批发价每年涨幅均超过百分之十——

一座难求,消费热引爆货源争夺战

“走,嘬虾子去!”

排长队、取排号、戴上手套,剥虾吃虾……初夏,在武汉、潜江、荆州等地的大街小巷,庞大的吃虾队伍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18日晚六时,在汉口一家知名虾铺,来自武昌的刘先生带着家人坐在门口正在等待叫号上座,他手中的排号写着“421”。一个小时后,刘先生一家人终于坐上餐桌。

近几年,小龙虾上市时间越来越早。武昌“憨虾子”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虾子就上市了,比去年提早了一个月。

记者走访武汉、潜江等地了解到,生意一般的虾餐馆,一天卖虾2000斤左右,知名的虾餐馆一天卖虾上万斤。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省经营小龙虾的餐馆超过1.5万家,年消耗小龙虾24.7万吨,小龙虾餐饮年营业额高达332.6亿元。

“吃货”带动小龙虾价格快速上涨。省水产局调查显示:2015年小龙虾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为45.86元/公斤,连续5年涨幅超过10%;武汉餐厅里一盘油焖大虾由2010年的不到50元涨到现在的158元。

单只45克以上的小龙虾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认只卖,一只卖到28元。

餐饮热传导到田间地头,小龙虾货源之争持续上演。

每天凌晨四五点钟,是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张家窑村最热闹的时候。捞虾的农民,买虾的贩子,如织的车辆,热闹场面一直持续到六点钟才逐渐恢复平静。

潜江市最大的小龙虾批发市场在积玉口镇,江苏、浙江等外地贩子长期蹲守在此。陈宝林做了十几年虾贩子,他说,年年货源紧俏,今年尤为明显。每年4月至8月,他一天的收虾量有2万至4万公斤。

数据显示,2015年湖北小龙虾产量达43.3万吨,六成流向省外市场。

争夺战愈演愈烈,本地的加工企业时常陷入“吃不饱”的窘境。莱克、华山、德火等龙头企业虽自身建有基地,还需从市场上收虾。

莱克集团是潜江市骨干出口企业,年加工小龙虾达20万吨。莱克有小龙虾养殖基地10万亩,仍远远无法满足生产,公司将龙虾收购点遍布湖南、河南、四川等省份。

供需失衡,生产增长赶不上消费疯狂

紧缺的货源,火爆的消费,拉动了小龙虾养殖。监利、通山、沙洋等地早已感知市场,纷纷发展小龙虾产业。

监利是闻名全国的水稻大县,也是小龙虾产量第一大县,稻虾共作技术早已成熟,该县适合养虾的稻田有100万亩。专业做“米文章”的福娃集团流转土地3万亩,跨界做起“虾文章”。

通山县是我省重点贫困县,去年该县把发展稻田养虾确定为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县政府给虾农每亩补贴100元;对养殖户,按每亩1000元的额度,县农行、农商行、邮储行实行“虾农贷”贴息贷款。

省水产局资料显示,2015年,全省各类水面养殖小龙虾总面积超过400万亩,比2010年增加92万亩;小龙虾养殖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共有14个;全省小龙虾养殖户近10万户,其中百亩以上的养殖大户近5000户。一批农民养虾致富。5年前,26岁的蒋小伟在潜江市后湖管理区承包了88亩稻田养虾,几年的积累,蒋小伟在潜江市区购了商品房,买了小轿车,轻松迈入百万富翁行列。

面积和产量年年增,小龙虾市场却为何年年喊“渴”,价格一涨再涨?

省水产局产业处处长汪亮分析说,生产量虽然一年上一个新台阶,但消费量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这种生产与消费的失衡导致小龙虾供不应求,价格连年上涨。

以前,只有湖北、江苏、浙江等地群众偏好吃小龙虾,但现在全国多个城市掀起吃虾风潮。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告诉记者,从今年元月到5月份,他已接待参观学习小龙虾养殖的团队100多批(次),他们来自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甚至还有来自新疆和东北的考察团队。

吃虾热风靡全国,潜江人创造的“油焖大虾”吃法功不可没。各种各样的烹饪手法,征服了南北口味。据了解,以往吃小龙虾的方式很单一,以传统的炒虾球和油料大虾为主。近年来,随着小龙虾产业的发展,餐饮店相继创新出清蒸虾、蒜蓉虾、卤虾、茴香虾、泡椒虾、糖醋虾等几十个口味,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互联网+餐饮”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市场。潜江市中国虾谷网就是一个为“吃货”提供服务的专业网站,“线上平台订购、线下市场配送”,产品包括鲜活虾、苗种虾、熟食虾、加工虾等。总经理田忠玲告诉记者,今年2月底上线以来,成交量已有1亿多元。

湖北小龙虾在国际市场占得一席之地。2015年,我省小龙虾出口创汇1.71亿美元,占全国小龙虾出口总量的65%,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在欧美市场,每3只小龙虾就有2只来自湖北。

巨大的国内、国际市场需求,让这个一度被视为“害虫”的外来生物身价倍增。

乘势快上,让虾价早日回归大众化

小龙虾一枝独秀,省水产局局长李胜强欣喜之余又有所担忧:“小龙虾本是大众消费品,回归大众价格才是合理的。现在一盘虾子几百元,成了奢侈品,吓退了普通消费者,这样并不利于产业长远发展。”

据专家估算,目前我国小龙虾需求总量约为192万吨,其中鲜活小龙虾需求量140万吨,加工产品虾仁等需要小龙虾原料52万吨。而国际市场小龙虾需求缺口高达30万吨左右。

“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会维持5到10年。”在“十三五”全国渔业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预测。

扩大生产,填补市场,小龙虾产业大有可为。我省稻田和水资源丰富,适宜开展稻虾共作的低湖田、冷浸田和冬闲田600余万亩,目前有300多万亩的面积尚未开发利用。全省现有池塘可养殖面积585.9万亩,目前仅有101.9万亩用于小龙虾专养和虾蟹混养,仍有较大空间调整品种结构、开展小龙虾养殖。

需求火爆,供给不上,种苗是最大的瓶颈。据了解,目前小龙虾以野生种苗自繁自养为主,大量近亲繁殖,导致种质资源退化,严重影响小龙虾的品质。近年来,我省拿出专项资金扶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今年10月份我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可批量生产人工虾苗几亿尾,在大大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还可做到提前3个月投放虾苗。届时,小龙虾上市更早,品质更高。

有人担心,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步提高,小龙虾价格会不会因此“跳水”?

专家介绍,小龙虾第一年投入较大,但后期费用很少,包括基础设施、挖沟、种苗等成本平摊下来,一亩约2000元。按照平均亩产300斤虾计算,即使每斤小龙虾收购价跌到10元以下,也有利可图。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尤其可作为扶贫产业优先发展。”李胜强说。

随着生产与消费体量的增大,小龙虾产业融合发展潜力仍有待深挖和释放。如,一只虾能吃的部分只有20%,被浪费掉的虾头虾壳里富含甲壳素,该产品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化工、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小龙虾副产品的潜在经济价值规模超过千亿元。与此同时,以小龙虾为主题的餐饮节庆、休闲垂钓、旅游观光产业链亟待延伸。

瞄准市场大胆试

——华家村养虾的启示

通城县四庄乡华家村是个省级贫困山村,这几天该村村民格外兴奋,他们养殖小龙虾成功了,脱贫致富有了希望。

空前火爆的市场,让村里200亩小龙虾捕捞后不愁销,实现当年养殖当年受益。

华家村与小龙虾结缘,并非一帆风顺。曾几何时,村民、村干部都不相信他们这里的山泉水可以养虾,更想不到养虾这么赚钱。去年底,湖北银监局“三万”工作队进驻时,村干部便“坦诚”地说,你们直接给点资金就行了。工作队长王韬耐心解释:产业扶贫重在“造血”,要把产业项目真正做起来。

华家村适宜发展什么项目?生猪、山羊、油茶、苗木……十几个初选项目摊在工作队的办公桌上。队员们认真做调研,发现华家村上千亩闲置的冷浸田,应该可以养殖小龙虾。他们外出考察,拜访农业专家,定下小龙虾项目,并说服村民实施。

由于信息不对称、思维僵化等原因,华家村人一直认为自己缺乏资源,没有条件兴产业。养殖小龙虾,不敢想,更不敢干。大山脚下的农民殊不知,大城市里小龙虾消费有多火爆,江汉平原有很多农民养虾快速致富。在工作队的力推与帮扶下,华家村虾产业终于破茧而出。

眼睛紧盯市场,定位自身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坐井观天的旧观念行不通。华家村的故事,既是典型个案,又具普通性,由“不敢想”到“大胆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小龙虾给华家村民上了生动的一课。

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热词。在大宗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的背景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转方式,调结构。首先要从农民的观念上、思路上“转”,帮助农民破除小农意识和固有思维,树立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新理念;其次,资源与市场应有效对位对接,把资源与市场研究透,优化农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寻找与自身相匹配的特色致富产业。

希望我们的驻村干部像湖北银监局工作队员那样,既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又有一股敢想敢干的魄力和勇气,为群众找到适应市场的脱贫产业。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