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上海话里的大闸蟹情结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上个世纪30年代张爱玲小说里的十里洋场,都把吃大闸蟹描述成为,那些性情中人在风花雪月故事中浪漫的迷人场景,尤其是那些文化名人,回忆起上海都喜欢用大闸蟹来说话。甚至著名演员胡蝶身居海外回忆上海时,竟然用“大闸蟹”三个字代替了她所有的故事。


多年之前,这张吃蟹的老照片一度还在网上爆红,并被冠以“1945年的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勉强度日”的标题。调查后才被媒体证实,这张照片出自美国摄影师沃特·阿鲁法特(Walter Arrufat)之手。二战期间,沃特服役于美国海军,并于1945年10月12日至1946年2月5日在上海生活。这期间,他用自己的相机,在上海街头捕捉到不少生动的普通人面孔,汇成影集《上海1945》(Shanghai in 1945)。影集中的第八张照片,正是这个吃螃蟹的小男孩,标题仅仅是“Eating Crab”两个简单的单词。


上海人欢喜吃大闸蟹,无论走到哪里,生活在何处,他们在回忆往事时必会说起:“上海的大闸蟹真好吃啊!”不仅如此,上海闲话中至今还保留着大量和大闸蟹有关的说法。


“软脚蟹”

是骂伊软弱勿能,遇事只会退缩或者屈辱,硬勿起来。

这个词的由来和挑蟹有很大的渊源。买蟹有个诀窍,就是要看这只蟹有没有脚力,爬起来快不快。主妇在买蟹时,总要将蟹捉在手里,捏捏蟹脚,硬不硬,硬的就买,软的就不买。也有人将蟹放在玻璃板上,看这只蟹能否撑得起来,以检验蟹的脚力,如果撑得起来的,说明有脚力,蟹肉厚。“软脚蟹”肉质松,甚至有壳无肉,一般是不买的。


“蟹手蟹脚”

是讲手脚勿灵活,像蟹脚有伸有缩一样,动作配合勿协调,样子难看。


“蟹爬”

形容样子歪斜难看,比如,“侬两个字写得像蟹爬”。



“蟹脚”

引申为“喽啰”、“下级帮凶”,拿伊个“蟹脚”侪拗脱,伊就成了一个“光杆司令”,就是“呒脚蟹”,只剩下来一只“蟹陀陀”,即一个“蟹身体”,动弹勿得,只差一口气,比喻自助无力,成了孤家寡人,呒没帮助伊个人。


“死蟹一只”

有三层含义:一是身体疲惫勿堪,勿能动弹:做了一日重生活,到黄昏床浪一倒,死蟹一只!二是事体办糟弄僵,勿可挽回。三是一切没指望,束手无策。



“叫花子吃死蟹只只好”

上海人都知道,撑脚的死蟹不能吃,这句上海话常比喻要求交关低,样样侪接受。

上海话里还有两个和大闸蟹有关的歇后语,一个叫“飞机浪吊大闸蟹悬空八只脚”,就是做事体呒没分寸,离开事实忒远;或者牛皮吹得野豁豁,事体完全呒没可能个,做出来连“蟹也会笑”!另外一个叫“大闸蟹穿淮海路横行霸道”。上海还有一个气象谚语,“蟹爬高,要发大水”。


“老蟹打洞,小蟹受用”

就是讲儿孙辈坐享父辈所创个福。不过,呒没志气个子孙,就是“一蟹勿如一蟹”,一个勿如一个,坐吃山空,三代而亡。相反,有本事个小囡,“虾有虾路,蟹有蟹路”,一个个侪各自有各自个法道或者门路,后来各显春秋。


不过,要提醒上海话的初学者,“老蟹”二字要慎用,啥意思?旧时上海人是用蟹来代表女性,称年纪轻的小姑娘为“小蟹”,称年老的太太们为“老蟹”,却没有介乎老小之间的“中蟹”。

汪仲贤在《图说上海闲话》中写道:“蟹比女人,大概是随“阿拉”同时输入上海人的口中,意思就为蟹螯之善夹海参,借此形容女性的器官,这是一句非常秽亵的话,所以上流人,都不愿挂在嘴上”。


“蟹壳黄”

食色性也,说过下作的,再说说吃的。上海小吃里有一种状似蟹壳的饼,就叫做“蟹壳黄”,还因为伊上面一层皮的颜色,就像烧熟个蟹壳颜色。


现在还有个新个蟹名字,就是拿外头捉到的蟹,摆到阳澄湖水里去浸个几天,就会摇身一变改变籍贯,大家叫伊拉“汏浴蟹”。


最后,上海哪里的人说到吃大闸蟹最小气?对了,崇明人!为啥?伊今朝要请侬吃“ha”,但是,又跟侬刚,伊伐准备买“ha”,就请侬吃“ha”......原来,崇明话“啥”读“蟹”音(发,“ha”,第二声)。其实,上海不只是崇明闲话这样说,奉贤、松江“蟹、啥”两字也同音。大概崇明产蟹多勿过、有名勿过,所以,大家碰碰就欢喜提到“崇明蟹”,尤其欢喜嘲嘲“崇明乌小蟹”。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更多有关上海的故事。



回复 看懂上海,查阅往期精彩内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与您的朋友分享

点击右上角的“...”,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发送给朋友”或选择“发送到朋友圈”。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推送内容,请订阅看看新闻网

搜索微信号“kankanews_sh”或查找公众号“看看新闻网”。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