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餐饮的血泪史!60家店换来的血训!餐饮创业一定要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文/易正伟

麦当劳CEO说过,餐饮最重要的是三件事:选址、选址、还是选址!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其血淋淋的实战案例。前些天,我在记忆中寻获了些快餐选址的观点,那是过往经历中令人愉快的正能量,但那远不如我的殇痛刻骨铭心。今天,我要挑战解剖自己,让选址伤口里的淤血流出来,腾出点空间滋长新的细胞。


选址,从来就是不断提升商圈辨识功力的修炼。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必定能帮助我们的企业少交点不必要的学费,毕竟餐饮行业太苦逼,挣的都是血汗钱。


选址这门学问太广博,太不可控,因地制宜的把握每一个店址,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项调查是关键。

* 没有铺位是非签不可的!
* 利润是谈判谈出来的!
* 让对方先开条件!
* 招牌位越多越好!
* 选址决策要快人一步!
* 好铺位可先交订金!
* 吃亏就是福!


!早在2002年在真功夫从运营过度到选址开发,到今天经我手的签约合同约150家左右(真功夫+72街),累计概判成功率在70%左右吧!另外的30%非成功店起码消耗了对等的30%的成功店,所以,结果我终究只开成功了40%的店。


从财务回报的角度,150家店里只有40%的店在创造价值,另外的可平衡忽略掉!事实亦如此,如果这150家店同属一个公司,从财务核算角度看,那么前60名业绩的餐厅肯定比150家整体餐厅创造的利润多。这有点像2/8原则,20%的优质店创造了80%的业绩。


缘何如此?很多店为了规模效应不得不开,不得不博。选址的好坏,我总认为在先天上就决定了该店至少51%的成功与否可能性,剩下的后天努力(卓越的运营能力)就算给你留下49%的空间提升,其实大部分的项目很难实现。个别特例,开业满一年后能可比增长率50%或以上的项目也有,但凤毛麟角。

观点一:千万不要为了规模增长盲目开店。

选址系统,国内餐饮业能超过百胜(KFC)的无出其右。

他们有句经典名言,选址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科学是方法,艺术是直觉。他们的科学方法是把选址系统分门别类,从网络规划到地产开发到资产管理。他们总把工作做得有前瞻性,当年我最羡慕和佩服他们圈内的前辈往往在年中就开始考虑下一年的布局了,因为当年的指标基本年中就完成了。这其中网络规划的作用和效果不言而喻。至于地产开发就是按照网规的点扑上去扫荡就行,资产管理则是对已开店的续约,改造,分租,减租等工作的维护。


所谓艺术,我到觉得是个人综合经验的体现。他考验的是你对商圈的独到见解和你的魄力。另外也显示你对品牌驾驭与自信的程度。你了解你的顾客构成么?你理解你的品牌特质么?你的卖点符合商圈的需求么?


你的顾客来源在哪里?……?


观点二:选址也建立系统,建立符合品牌自身特质的实用系统。

记得2002年底,我全面接手真功夫广州市场时,才4家店,品牌当时还是叫双种子。直到2004年改名真功夫时,也不超过10家店。


双种子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品牌定位,但真功夫真不一样,品牌强势,定位鲜明。唯独太新,市场认知度极低。


当年广州最牛的购物中心是天河城,而它的对面有条体育西路食街,是餐饮商家必争之地。当时记得还在修地铁,但不影响行人过马路去天河城。这条街给我的信心就是通过测算,我们相信路口的麦当劳餐厅月营业额可以做到200万+,刚好路另一端有个240方的靓位出来了,但条件很糟糕。2年合同期,原价12万/月,现价8万/月,做否?冒着极大的风险,我强烈说服老板成交。


事实上我计算过把投资按两年折旧基本预估月营收达60万就不亏本,事实上开业与预估是吻合的,但增长很快,不到半年就破百万每月,两年内投资早已收回,两年后地铁修好,该店表现优异也顺利续约,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这个项目奠定了真功夫广州市场的发展根基,关键改变了整个发展思路,新品牌,制高点取位。

观点三:对于初创的餐饮品牌,制高点选址战略势在必行。


提醒,务必是做品牌而不是生意。其实回想72街发展到今天的历程,我们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从运营到选址开发,最大的感触是失控。运营是内部事物,可控性强,而选址开发是社会性的。


选址需要你与不同类型的业主,政府各相关部门(、工商、税务、房管、国土、规划等),消防环保合作商等等打交道。这些外部因素你一样都控制不了!它要求你是超人,什么都要懂点,什么都能和别人有话题。


选址要求你是活地图,整个城市装在你的心中。它要求你勤奋,知识面宽,懂一点法律,知晓政府部门办事流程,善交际,有兴趣特长,能喝酒,甚至会唱歌跳舞会“泡妞”。


总之,人脉关系好,符合中国特色的生存能力并有专业基础,三教九流,雅俗共赏。选址开发团队的成员可以不要求有高学历,但必须具备以上的某种能力,在经过团队成员的传帮带,必定能成气候。

观点四:充分授权,打造一支理解品牌。


能征善战,三教九流,雅俗共赏的选址开发队伍,这是保证品牌良性发展所必备的,靠老板一个人,累死你也不见得好到哪儿去!


选址这门学问太广博,太不可控,因地制宜的把握每一个店址,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项调查是关键。选址也是一门概率学,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无非是为决策店址提高赢的机会,或许我们的思维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已经落后,应该还有更先进的工具提高我们的成功率,我期待着同行们用智慧为所有开餐饮实体店的朋友在选址领域指点迷津,开创未来!为中国餐饮业做出几个世界级的品牌而努力。


72街已经历7年之痒,我们一直在路上!文中的观点多有疏漏,权当抛砖引玉,感谢大家的支持!


念念不忘,人生最美好的黄金十年在真功夫度过。感激当年的老板,给了我学习成长的舞台!庆幸活在这个草根有机会逆袭的时代!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每个人都可以进入餐饮,开店不难,有钱就行。关键能存活多久?能做多大?凭什么做到?


记得08年和我另外两位大哥(万伟明:原真功夫副董事长;周明:原真功夫全国营运中心总经理;)创立72街的时候,我们内心里就有一个愿望,誓要对行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遗憾的是72街一直不不温不火,糟糕的是我们自己一直想差异化经营,可始终不得其法,糊里糊涂走到今天居然也有近60家分店。我想,在众多的顾客和同行眼里我们就是模仿品牌,谈及行业贡献便惭愧不堪了。

不过,对于创业起步者,模仿倒是一个稳妥的做法,遵循成功品牌的路子起步,而不是纯粹的山寨。我们当时想得很简单,有麦当劳也有肯德基,有苏宁也有国美,有伊利也有蒙牛,那么,有真功夫也会有72街!现实很残酷,他不会因为你有理想而青睐有加,重要的还是事在人为。

到今天,我们活了7年,很幸运依然鲜活。倒不是讨巧,今天的中国餐饮市场,只要你实干+系统运作+与时俱进+坚持,你总能找到生存的法则。但聪明人却能找到更好的方向和途径,他们活得更轻快,自在。


而我们,选择米饭快餐这个品类,注定不是明智之举。这是一个需要笨功夫的类别,需要蛮干+苦干+巧干的类别,而巧干,我们正在学习中。


我们相信2年内大家将见到一个全新的72街及系列子品牌,但不多,都是基于我们系统平台的那么1、2个吧!这是一条长征不归路!拥抱变化,顺势而为!期待72街华丽升级与蜕变!

扯远了,我还是说回快餐选址这一块吧!基于72街还在不断的壮大发展,我仅仅从过去和现在的经历中努力去回忆,去抓取一些碎片的经验,给那些特别是初创型的品牌一些参考,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我们创业起步的第一批三家店是08年6—9月一口气开业的。全部在广州,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心中装着满满的信心和三个合伙人合计近40年的餐饮从业经验(此处是自嘲式的玩笑),我们野蛮的把其中2家店都与真功夫挨在一起,体育西是前后相邻,正佳广场是楼上楼下。圈内的朋友应该明白这两个商圈对于品牌立足的重要性。


为什么一定要开在真功夫旁边?那个时候真功夫在快餐市场如日中天,我们的这种行为叫傍大款!其作用是引起话题,博人眼球,在你的眼皮子底下模仿,你会试一下吗?


当然,我们这样的决定是经过思考的:一是把商圈做透,希望成行成市,优势互补;二是充分了解这两家真功夫的经营状况非常优秀,挨在一起人流量是有保障的。三是借势营销,我们自认为与他有鲜明的差异化,刻意主动竞争,弥补他的营养有余,美味不足的特点。


前期的运营还是成功的,基本达到了迅速提升知名度的影响。加上我们的出身背景,第一商业网不停的追踪报道,我们内心的优越感及信心之火也空前强大。可惜当年10月爆发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在快餐市场最旺的季节所开设的三家店也迅速冷却下来,经营立马陷入困境。09年一整年我们动弹不得,坚守加不断调整是主旋律。


这三家店,一年多的时间内我们不断缩小和真功夫的差距,辛苦的付出总是有回报的,我们终于还是挺过来了。如果今天让我再来一遍,我想我还是会在开始运用傍大款的选址策略。


观点五:初创餐饮品牌,参考傍大款策略,但一定要傍准谁是真正的“大款”


它的好处在于你不必在商圈调研上花费太多的成本,傍在大款旁边你的身价也会增值,从而不断强化有他就有你的印记。当年,真功夫起步阶段我们同样也这样,哪里有麦当劳或肯德基我们就扑向哪里,调研成本省了很多,成功率也会高些!聪明的说,这是借助社会资源!

多年的好兄弟,如今就职“都市丽人集团”的全国发展总监李瑞庆提醒我,训练对于选址尤为重要。诚然,没有人天生会了解商圈,没有人天生会谈判,没有人天生会知道开餐饮要什么房产条件。一切都需要演练,培训。这里,我重点推荐选址培训的第一课应该是理解你的品牌。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种理解是全方位的,从你的品牌由来,产品线,运营模式,厨房结构,到工程条件,顾客构成等。开发团队的伙伴最好经过营运系统的历练,这对以后他的职业发展和品牌选址大有帮助。往往在与业主第一次接触时,你对品牌理解越深,你就越能感动对方,因为你了解你自己!

这种培训需要静下心来总结。又比如商圈的选择,建立在大量的样本基础数据的前提下,我们能判断快餐最适合生存的商圈是“一批铁公鸡”(医院、批发市场、铁路、公路,机场。注:铁公鸡策略对快餐业选址总结到位),因为在这些地方快餐是硬需求,对于效率的要求也契合快餐属性。那么有的放矢的打法会精准很多,成功率会高很多。

观点六:训练是提升选址成功率的利器


我们做开发的团队伙伴并没有时时刻刻泡在街道上,走在购物中心里,那么抽时间定期回到办公室头脑风暴一下,定期整理一下不同渠道的信息,探讨总结各自遇到的开发问题和阻力,定期换位思考演练一下谈判技巧,多与人交流也是一种训练,多学习别人的讲话技巧,多训练自己用通俗的语言把看似专业的问题讲清楚。


我们需要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开会,上课,娱乐都好,增进对品牌的把握,加强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不断通过训练提升战斗力,慢慢的你就能获得成就感!

开发选址,其实也是一种投资行为。一般一个合同期内的总租金从几百万到过千万不等。我们每签一个租赁合同,就意味着一笔若干年内近千万的生意成交。


我们每一个选址人员就是促成这笔买卖的决策者,应该要有神圣感。基于品牌的理解,选址必须需要符合市场的需求。意思是说,我们究竟开多大的店是最合适的。这一点对于餐饮投资至关重要。因为租金是按面积计算的,装修是按面积计算的,平效也是按面积计算的。


这里涉及两个概念:一是租金比,二是投资额。(脑补下)租金比衡量的是我们对生意的预判,到底预估的营业额准不准,租金相对是已知信息,只有生意预估需要专业的调研和计算,这是最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我们对店址的取舍态度。


目前租金比在10%—15%尚属正常,超过15%就属于偏高了,要慎重,超过20%基本就帮业主打工了。而投资规模我们是可以左右的,首先拿面积开刀,未来的趋势是小而优的餐饮瓜分天下,我们必须做减法和优化自己的后厨空间,从而缩小餐厅的实用面积,这结果就是省投资。


72街最近2年的标准实用面积从过去的250—300平方已下降到150—200平方,极限面积100方我们也可以设计出来一个标准餐厅,结果是年度店均投资总额降低30%。那么生意呢?面积缩小,生意不受影响,这是面对近年来三高(租金、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的对策之一。而业主的铺位不会对你量身定做,我们必须灵活应对,宁可租紧凑些也不要求排场。不然,就算你留个后备装修区也会如鲠在喉,浪费钱。

观点七:根据商圈类型,餐饮选址要从源头上严控投资


通过精准预估生意找到铺位谈判的契合点,设定合理的租金比目标,通过面积控制投资总额,降低折旧,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提升选址开发的成功率。

再次回想起04到07年,还是在真功夫做老总的经历,三年里我大概开了80多家新店。我像一个赌徒,也像江湖杀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野蛮开店。


最快的合同从谈判到签约用了2个小时就解决了(北京路店)。租金还不便宜,起步年租金过300万,我的信心来自于我们团队的预估,年营业额过1000万,那真是一件艺术品,开业后生意和我们预估的相差不过5%。


品牌有张力,高速扩张期,需要大刀阔斧,成效也很不错。到了后期,这种放养式的玩法越来越显示他的弊端,没有系统,靠个人英雄主义的游击战绝不会长久。


我敬佩老板的魄力,08年初从上海肯德基总部三顾茅庐不惜重金引进专业开发选址人才孙勇,作为真功夫全国发展中心的领头人。中国餐饮界,运营要学麦当劳,选址开发则看肯德基。孙总的加入,彻底让真功夫的开发体系装备了正规军的思想。


系统不断的建立和完善,人才梯队不断的建设和纳新,作战范围扩展到全国,新店选址开发也走上了良性增长的道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品牌。遗憾的是与孙总共事时间太短,没有系统的吸收选址的整个逻辑思想,到今天内心都在隐隐作痛啊!

观点八:不同时期启用不同的选址人才


局部战役和统帅全局对选址能力的需求不一样,不要舍不得花钱投资在人身上,特别是开发,你用对一个人,他开多一家成功店创造的价值就养活他自己了。这是保障你的品牌良性健康发展的关键。其他领域也都一样,找对人,用好人!

谈了这么多,感觉还有很多选址的策略,技巧,专业工具的使用等我无法全部呈现,说实话我也还在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吧!比如:


* 没有铺位是非签不可的!
* 利润是谈判谈出来的!
* 让对方先开条件!
* 招牌位越多越好!
* 选址决策要快人一步!
* 好铺位可先交订金!
* 吃亏就是福!
……


选址这门学问太广博,太不可控,因地制宜的把握每一个店址,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项调查是关键。选址也是一门概率学,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无非是为决策店址提高赢的机会,或许我们的思维在当今这个是“互联网+”的时代已经落后,应该还有更先进的工具提高我们的成功率,我期待着同行们用智慧为所有开餐饮实体店的朋友在选址领域指点迷津,开创未来!为中国餐饮业做出几个世界级的品牌而努力。


72街已经历7年之痒,我们一直在路上!文中的观点多有疏漏,权当抛砖引玉,感谢大家的支持!


谈到总结,经好大哥周明先生的点拨,总要整出几条原则几条心得方显专业和权威。好吧,我试着抛出如下原则,请君逐一核对。

餐饮选址的8大谨慎法则:


1、下行商圈要谨慎;

2、灯下黑要谨慎;

3、楼中店要谨慎;

4、畸形房产要谨慎;

5、买肥搭瘦要谨慎;

6、新盘新场要谨慎;

7、二房东要谨慎;

8、决策机制含糊要谨慎。

选址之殇一:
新场有风险,入市当谨慎!


案例:


东莞虎门国际购物中心店如果熟悉东莞虎门的朋友,你一定当初会认为虎门国际购物中心是个不错的项目。区位优势明显,比他早开业的地标广场要好至少一条街吧,周边有虎门汽车站,镇区核心商圈的五星级龙泉大酒店,边缘密集的居民区,自身配套虎门第一家巨幕影院,主力店大润发等。

然并卵,一切看似天时地利的优势,因为招商的问题,资源整合的能力不足,品牌落位规划的欠缺,因为人的问题,当初还找关系拿位置的商家,大多以欲哭无泪收场。

我们实力弱,比不了邻居麦当劳,当我们关店时他还在奄奄一息的站着,像一个维护了尊严的爷们站着!那是我见过生意最差的麦当劳,最低的时候估计一天不过3000元。

其实当时我看好他引入了主力店大润发,在签合同时还特别留意餐饮集中的区域在哪,能否成行成市形成品牌聚力,是否在逛街购物人流的动线上,还委托朋友帮忙靠在麦当劳这颗大树隔壁。

可是,可是,当我们进场筹建时,露天的广场通往地下餐饮区突然多了天花,开发商为了扩大招商面积创造业绩也是拼命利用空间做加法,牺牲原本的功能定位,更不在乎已进商家的存活,品牌布局混乱,动线破坏,可见度不高,广告位设置不够等等诸多因素,我们终于走进了自掘的坟墓。

我们撤时,原本招商的团队换了好多新面孔,还说你们可以在一楼街铺上挑一挑,看看能否有机会搬上街铺从头来过,对不起,我们无能为力,一个开局长达1年以上都还没有起色的购物中心给顾客和商家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总结:


在二三线城市,这样的项目,在建的,准备建的,建成放空的,应该随着中国的造mall运动还有好多,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开发商的开发,规划,招商,运营,营销,物管等综合实力,特别是私人老板,土豪的项目,千万不要被他的招商推广误导,要有自己的判断,宁可等开业后第二波品牌调整时找机会进入,也不要贸然第一个吃螃蟹。

至今,这家店与我内心都还没彻底平复的悔悟之痛一直提醒我,新场有风险,入驻要谨慎!


选址之殇二:
单体楼中店,一年后不见


案例:


广州体育西路城建大厦4楼店11年在调查这个项目阶段时,越秀城建集团总部还在这里办公,原来的店址所在是一间超大饭堂。目标顾客就是本座大厦和附近几个甲级办公楼盘的白骨精们!当时我们数出的就餐人流量一天至少2000人,这个基数对于整栋30多层的大楼只有独家餐饮配套的我们按道理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是,等我们开业后,形势转直下,一天不到1000人的消费远远不足以支撑我们的投资,更别提收益了。为什么?因为过于自信,过于盲目,我们干了迄今为止最大面积的店——900平方。

感谢业主对我们非常关照,以低于写字楼的租金价格优惠照顾我们的餐饮配套项目。可是,我们阻止不了陆续有楼层清空的搬离,我们阻止不了越来越多周边餐饮配套楼盘的增加掠夺,我们阻止不了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周末节假日休息时大楼人去楼空的宁静,我们同样也高估了原饭堂顾客的消费能力!一切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况且,在纯办公区,敢把快餐店开上办公大楼4楼做店中店,周六经营一餐而周日全天休息停业的经营状况,今天回想起来,我都找不到当初的魄力,肯定吃了豹子胆。

总结:


结果可想而知,坚守一年后,黯然关店。拿大面积的超级投资损失,盲目乐观生意爆满而经历现实残酷打击的心灵创伤,今天还在隐隐作痛。

选址之殇三:
为结果负责,要勇敢的说NO!


案例:


东莞世博广场店当年我们选址的决策机制是董事会3人,看项目时每人2票,获得5票通过的新店址就可以签约。事实上这家店是勉强得到的5票,更多的目的为了冲指标。

本质失误是思想有依赖,因为开错了集体承担责任,开发的兄弟看到老板都决策了,报告就按经得起财务指标推敲的数据做。多么和谐啊!一切顺理成章的进行着,店开出来就现了原形。生意不好,煎熬满了一年也被迫关门大吉。

总结:

  

事实上东莞近年的经济持续走弱,人口急剧减少,三来一补的经济模式已不再青睐这座城市,而且店址并不处在世博商圈的人流动线上,租金还贵,门口因为城轨工程,还要等两年才完工,极大影响顾客出行的便利性,诸多不利因素我们本应预判得到,可是,我们还是步入泥潭。

我应该负全责,因为我是公司负责开发的副总裁,本着为业绩负责的心态,以后我要勇敢的说

NO!直到今天的内心不安与愧疚,久久不能释怀。这也是成本,也是血的教训!

选址之殇四:
二房东,千万别当真


案例:


广州环市东店这个项目是72街处在积极进取时期的败笔。
  

向来在圈内我以赌徒身份自居,这家店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它的消防有硬伤。但之前一路做开澳门街,经营10年有余,我想,别人能做我就可以做。

事实上筹建到开业很顺利,开业后生意上升趋势明显。但二房东是个混蛋!他作为二包租,定位所承租的近2000多方的项目严重失误,将过气服装挡口塞满除了两个餐饮外的所有区域,该区域虽然是街铺,但毕竟在二楼,又临近春节开业,珠三角城市的特点,特别是深广莞,基本大部分城市建设者在春节都会离开回老家。

春节期间本身是快餐业态生意的淡季,生意要守的。这老兄可倒好,开业刚刚3个月就开始拖欠大业主租金,他确实也损失很大,包下这项目改造据说投入了4百万,加装扶手梯,做外立面改造等,但无论如何,他违约了,殃及池鱼。

后来消防报建迟迟也解决不了,大业主强行收回房产,我店无辜的躺枪身亡。

总结:


我想这样的情况在行业内应该有很多,中国商业地产的特色吧!有很多人在特定的时期,靠二手甚至三手商业房产的倒腾发财,而我们作为实体品牌,千万要小心各种陷阱。

所以我们制定了绝不与三房东签约的天条。与二房东签约,必须拿到大房东的同意转租证明书面文件。做生意有很多风险,而能控制的风险必须扫清障碍,排除隐患。

选址之痛一:
眼光要看后两年!


案例:


专业批发市场商圈店5年前,当互联网经济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没有明显影响的时候,各种批发市场的经济是非常活跃的。经济的活跃是由人带动的,只要有人,快餐就不用担心。
  

而近年来,当淘宝,京东,天猫等越来越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时代来临时,一切经济消费的变化令人措不及防。就在去年末,我一口气签了几个批发市场商圈的店,有些还是今年开业的项目,一切都不一样了。

原来的固有认知不成立了,这类商圈的人去哪儿了???稀少的人流,冷清的生意,空荡荡的大堂,与往日记忆中欣欣向荣的商贸景致恍如隔世。


总结:


我踏空的失落彻底击垮了我万丈的豪情,如今的批发市场不要再碰了,我投降,每月的巨亏让我活的揪心难受,这是趋势吗?希望整个批发市场的实体经济能凤凰涅槃,早日走出低迷的状态。

选址之痛二: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案例:


天河岗顶百脑汇店这个项目位于广州传统电脑相关产业的集散地。因为川流不息的人群,我认为72街生存没问题,实际是我看到的是假像。

因为从消费者的构成分析,这条街的人流停留性差,而且都是以物流打包送货路过为主的人群,我的店还是在该死的一楼半,还要缩进路面20米,业主把它当首层招租,租金过10万每月。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作为赌徒,我输得好惨。如果租金减半我确实还可以维持,但血淋淋的市场摆在这里,我只能含泪隐忍内心的苦楚。希望业主继续支持我们,我们也努力调整模式,希望能找到业绩增长的平衡点!

总结:


这是一个典型的灯下黑案例,我们选址判断的标准看来光凭人流数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考量有效人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消费能力必须要和品牌属性匹配你才能精准定位。


选址之痛三:
畸形房产结构,倍受折磨


案例:


广州岗顶摩登百货店你见过一家快餐店从大门到后门纵深跨度70米的距离吗?这个项目就是这么畸形,像智利地图,狭长窄浅。
  

这家店原本是部队的停车场通道,由于地理位置实在太好,有本事的人就加建起建筑用来做商业。从破旧的房梁结构可以判断当年起楼的粗制滥造。
  

为了在这个商圈占据一席之地,我们不惜代价几乎对整个临时建筑进行了加固,外立面改造等,投资巨大,差不多用了两家标准店的投资开出这家店,事实上开业后生意一直平平。赚钱是黄粱一梦,等到期想必不会续约了!


总结:


如果,这家店是正常投资,我想我也不会心里流血了。他的价值就是增加我选址失败的案例,加厚我内心自责的砝码。而我希望,这个案例唯此一个吧!

那么再来一次,我会仔细推敲投资预算,我会仔细预想顾客体验,没有人愿意吃个快餐还来个50米散步才找到柜台的。

选址之痛四:

战略捆绑,作茧自缚!

案例:


某战略合作项目店这个项目纯粹是买一搭一的结果。在连锁餐厅,这种所谓的战略捆绑合作常有。你心目中的目标位你非常想要,但业主也够强势。他希望你买块肥肉的同时也能消化一块瘦肉。当品牌阶段不匹配时,力劝大家别像我这么二哥,啥都欣然接受。结果,表现不好的店月月会跟你算账的,也许你两家店合在一起总体亏损都不一定。这么干,财务数据要你每月都会伤痛一次。


总结:


殇痛的好处是让人更加冷静和清醒,总有一些雷池我们不能逾越,所以72街的开发又整出如下天条:


1、三房东绝不签约;

2、房产有瑕疵勿入;

3、没有产权不谈;

4、不在人流动线上不谈

5、招牌位不好不谈;。。。


总之,以上72街选址的四殇四痛(囊包了72街创业7年来60家分店所关掉的4间餐厅和目前还在不停亏损的4间餐厅),我从失败的角度进行了剖析,失败是成功之母,教训是花钱买来的,特别自己切身的经历,尤为惨痛,希望记录下来,让同行的朋友不要僭越陷阱,把好每个新店的选址关!写完这些字,心里还是很沉重。


凡夫俗子,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并没有原谅自己,本着踏足中式米饭快餐就是死磕笨功夫的心态,我们一直会在路上。


回顾是为了警醒自己和团队:我们脚下的路才刚开始,我们的目标是把72街做成百年品牌,我们的初心要为中国快餐行业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祝我们好运!也祝投身餐饮行业的新老朋友好运!让我们在这个没有秘密的世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来源:网络

----------------------------------

餐饮创业圈微信群来了,与众多创业者同行!

因微信群人数限制,首批加入仅限企业已开业并良好运营的餐饮创业者详情请加小编微信号:canyin168 (加时请说明 餐饮创业者)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