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两批八零后绑定在一起,将会产生多大的能量?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文 | 朱墨

来源 | 公众号朱墨zhumo


 1 

 

辞职去伦敦读书,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时间随着我们变老,过去的越来越快。回国这几年,做成的事情不多,如果没有这本新书的出版,真会有点愧对自己。

 

文章从2014年在英国就开始写,原本最崇尚效率的人,生生把它拖成一个慢工出的细活,现在终于到了开口叫卖的时间。叫卖的第一步,当然是先发动朋友,于是脑子里开始划过一个个名字。

 

划着划着,我忽然发现,这些识于微时的朋友,今天已经成了赫赫有名的制片人,风光无限的自媒体大V,叱咤风云的经纪人,社交网络的掌舵者,几十亿电影的营销大拿……不禁默默感叹:我真的认识一群蛮了不起的人啊。

 

接着我发现,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来处——十多年前中国电影的拓荒时代。

 

 2 

 

前阵子,错峰看了《琅琊榜2》,亲眼见到那个金陵城里最闪亮的少年,对这个年轻演员刮目相看。

 

此后不久,乘着春节档的东风,刘昊然一直占据微博热搜,我默默的想,思思现在肯定很欣慰。

 

思思是刘昊然的经纪人,大名施若思,我们是2007年认识的。那时《集结号》刚拍完,我在华谊兄弟宣传部上班。有个工作任务,是采访电影的各位主演,为将来的营销做资料收集。我负责列提纲,做访问,写稿子。

 

廖凡来的那天,身边跟着一个高高瘦瘦、头发特别长、染成咖啡色的姑娘。一见面,她说,你好我是思思。当时的我站在她面前,是个十足土妞。从小就羡慕长得好看的女孩,心里不禁闪过一丝复杂情绪。

 

没想到认识之后,我们还挺投缘,时不时会见面吃饭。那会儿我俩薪水都不高,但她的时尚品味和嗅觉都比我强,我连奢侈品牌有哪些都搞不太清楚,她顺道在这方面启蒙了我。

 

思思是中戏毕业的,很久以来我都认为,以她的长相、身材、气质,完全是可以做演员的,但她毕业至今一直在做经纪人,这点我虽然不懂,但颇为尊重。


当时国内的经纪业务还不够专业,外界常以为经纪人就是给艺人拎包的,偶尔还会遭遇冷眼。好在思思的形象撑得起,她一边观察一边摸索,试着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那时我俩一个小经纪,一个小宣传,经常约着一起看话剧,或去她学校看毕业大戏。2008年,她在贺岁片《非诚勿扰》里客串了一个角色,本以为她开始琢磨转行了,后来发现并没有。我猜她心里应该有着某种坚持。


再后来工作忙了,见面减少,只能隔空关心,看着她陆续跟一些演员合作,逐渐做出成绩。

 

去年我搬了新家,邀她来家里喝点小酒,坐在客厅的地毯上,想起当年一起带《集结号》演员们拍杂志,我俩靠在郊区马场的栏杆上,抬头看着天空中飞机飞过,想起当年某个刮着狂风的冬天,去蜂巢剧场看《恋爱的犀牛》,俩人冻得浑身哆嗦,头发被吹成了大疯子……

 

 3 

 

前几天跟三土吃午饭,我做制片人的第一个项目,会跟他的演员合作。

 

此人全名陆垚,因为垚字不好找,干脆就叫陆三土。他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毕业之后做记者,我刚接手华谊兄弟的媒体名单时,见过他的名字,后来听说他进了电影公司。

 

真正对这个名字留下深刻印象,是看到他把《十月围城》的宣传声势做到那么大,作为同行,心中很是钦佩。毕竟多年前的电影宣传,大部分公司就是用剧照拼个海报,建个官网,发些新闻稿,开几次发布会,也就差不多了。

 

2010年夏天,我和团队同时在弄《谍海风云》《线人》《唐山大地震》《狄仁杰》四部片的宣传。


66446分,我发了一条微博,早安。窗外天又亮了,校园里响起布谷鸟的叫声。今天不是失眠,是自愿加班。忙到有时间开会,没时间执行。忙到永远有几十封未读邮件。忙到手机座机短信一起响,直至幻听。每当这时候,朋友就知道华谊又有电影要上映了。

 

第二天,我收到三土的信息,带你去一个针灸的地方,可以治失眠。那时我俩还不算太熟,收到这样的信息,心里是特别感动的。

 

后来他与陈可辛导演合作,从营销领域转到制作领域,再后来与杨思维、陈洁联合创办了壹心娱乐,逐渐成长为业内标杆式的经纪公司。

 

去年10月,我的项目《Ai在西元前》跟几位演员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但还远没有进行到签约阶段。为了消解其他方面的一些不顺,我冒出个想法,有没有可能把大家凑到一起,先拍一轮海报出来?也就是说,没有合同,没有承诺,甚至没定酬劳,就要人家的演员出现在海报里。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三土发微信,他很快就回复说,我们来。没啥。就是愿意跟你一起做一个特别的东西。加油我墨。

 

这个人总会在不动声色间,用他的方式送上他的关心。

 

工作中所向披靡的时刻,我们觉得自己可以战胜全世界,但当你身处逆境的时候,能雪中送炭的伙伴,特别珍贵。

 

 4 

 

再提一个人,大家叫他顿河,全名阎云飞。

 

最早跟他打交道,他在《新闻晨报》做记者,在我印象中,他是当时所有记者里,对文字特别认真仔细的那一小撮

 

他对新闻的敏感度也很强,经常是我们这边稍有风吹草动,他的电话就来了。跟敬业的记者合作特别省心,也不须防备有任何陷阱。

 

几年以后,听说他去了姜文的团队,再后来,我们就看到了震动整个业界的营销案例——《让子弹飞》。当时大家还流传过一句话,说让子弹飞其实是让阎云飞,这足以概括他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任何工作都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云飞呕心沥血的结果就是,那一年几乎所有的影视公司,都把那部片的宣传方案及各种细节,进行了反复分析和积极模仿。

 

后来听说他开始写剧本,成为《一步之遥》的编剧,这不让人意外。又过了几年,他做了突燃影业,开始当制片人,这也不让人意外。他把公司安置在北京胡同的一个院子里,进去之后别有洞天。我去过两次,每次都舍不得走。

 

院子中间有棵大树,我们坐在树下吃樱桃,聊剧本,一时冒出什么想法,就直接打开电脑看一段参考剧,颇有种岁月静好的feel

 

去年冬天,云飞邀我去看李霄峰导演的新作《追·踪》。那是一次很棒的观影体验,与他的第一部作品《少女哪吒》相比,导演手法娴熟许多,我是被震撼了的。


散场之后,我去加导演的微信,他说,朱墨咱们很早以前就见过了,当时豆导《LOVE》那篇《时尚先生》的导演采访就是我做的呀。

 

我不由暗叹,原来当年匆匆一面的同行,现在已经是这么厉害的导演了。此时云飞在旁边,露出了他的佛系微笑。

 

云飞是个很稳的人,只在有新动作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他的消息,在这个越来越喧嚣的行业里,这样的人是少数。

 

他们的存在有一种力量,当你遭遇挫折身心俱疲时,会想到还有很多同类,也在某处默默努力潜行着。

 

 5 

 

时间倒回到十多年前,我们这群人从各自大学的新闻系、中文系、艺术系毕业,进入了媒体、电影公司、经纪公司。

 

大家刚入职场的时候,电影能卖到几千万就是非常好的成绩,过亿大片屈指可数。不论是中国电影,还是我们自己,都是一个横冲直撞的毛头小子,没有方向,也不敢妄谈目标。

 

如今十年过去了,我们从二十多岁到了三十多岁,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而中国电影这十年,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混乱期,逐渐有了一些方向和正轨。

 

这十年里面,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经历过几次阵痛和几次迷茫的。不管不顾拼命往前冲,享受当下的虚荣,又被现实一棒打醒,还要不断挖掘目标保持斗志,逐渐懂得如何与自己、与世界和平共处。

 

大家都在没有互相陪伴,没有互通信息,没有彼此聊天的时候,各自经历很多不平衡,走了很多弯路,进步,停滞,再进步,最终一步步走来,走出了自己的拓荒时代。

 

前些天,是工夫影业的开春酒,以往只要定个十人桌就绰绰有余,今年一下翻了一倍,大圆桌围坐了二十来号人。新增的这十个人来自哪里呢?他们是另外一批八零后。

 

十年前他们从电影学院毕业,开始了摸爬滚打的创作生涯,如今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声名鹊起,接下来的项目排到了三年后。他们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也走出了他们的拓荒时代。

 

如果这两批八零后绑定在一起,将会产生多大的能量?

 

作为这群人里的一个个案,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记录那些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故事,也是对青春的一种纪念。里面有我过去十年的职场经历,书名定为《疯狂又脆弱 坚定又柔软》。

 

如果把我们所有个案叠加在一起,足以成为中国电影过去十年的成长拼图。能见证历史,甚至参与创造历史,是非常幸福的。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如果正蛰伏在某个黑暗的角落,请相信你并不孤独,因为世界上一定有一群人也像你一样,正走在属于你们自己的拓荒之路。


【编辑推荐】


成龙、王中磊、陈国富作序推荐,从华谊兄弟总监到工夫影业合伙人,拼人脉不如拼自己,十年职场经历集结,。


购书戳“阅读原文”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